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科层制

【答案】科层制又称“官僚体制”。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理论是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MaxWeber )博士提出来的。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并非贬义。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⑤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它既反映了工业革一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2. 教育理论

【答案】教育理论是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理性认识的成果,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它与“教育实践”相对,表现为以独特的范畴、术语、逻辑,描述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特征或教育规律,论述教育的价值取向或行为规范。教育理论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各种基本操作程序、规则,以及各种教育流派等形态,有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别。教育理论的特性主要有:①实践性。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可从教育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又可指导、运用于教育实践,在新的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②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理论的内容和结构不同。一定的教育理论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实践具体能动的反映。③继承性。每个时代的教育理论都批判地吸收前人有价值的内容,是人类认识教育的共同结晶。

3. 资源

【答案】资源: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等。在诸多资源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对管理者来说最为重要。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比较,具有支配性、成长性、自控性、社会性、消耗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

4. 作为社会现象的管理,它所具有的重要职能是什么?

【答案】作为社会现象的管理,它具有两个重要的职能:一个是组织和开发生产力的职能,另一个是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职能。

在组织和开发生产力方面,管理可以把处于分散状态的生产力诸因素进行合理组合,对生产运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就可以达到扩一大再生产的目的。马克思认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祝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

在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马克思把这种管理职能称作“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他说:“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们所剥削的对象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

根据马克思关于管理的两种职能的论述,也可以说明管理具有两重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社会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属性,它具有组织共同劳动、协调生产过程的作用,是超越一切生产关系而存在的。而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来决定的。在有阶级的社会里,管理的社会属性的核心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它是有阶级性的。

5. 决策过程包含哪些环节? 各环节有什么要求?

【答案】决策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研究和选择的全过程。决策的环节及各环节的要求如下:

(1)明确问题

这一阶段是决策的前提,如果问题不清,原因不明,决策的方向就难以判定。这一阶段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查明问题的范围、程度和特点; 分析问题的原因:预测事态发展趋向。

(2)设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决策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决策者的价值选择、对校内外情势的分析认识,以及他付出代价取得成绩的意愿和勇气。目标是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依据。确定目标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要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 决策目标要有准确性。

(3)拟订备选方案

科学决策的精髓就是决策者有选择的自由,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只有对一批适合各种不同条件要求、达成不同水平结果的方案进行比较、权衡,才能合理决策。拟订备选方案宜先粗后细。

(4)方案选择

这一阶段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选择方案的标准,另一个是选择方案的方法。方案选择标准除注意与上述“设定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外,还要注意这一阶段特殊的价值选择:择优,满意,还是渐进。决策方案的选择方法大致有经验判断法、数学计算法和实验法三种。

(5)追踪决策

一个决策并不因为付诸实施而完结,还必须经过执行过程的考验。因为在做决策时,可能会遇到信息不充分、经验不足或情况发生变化等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己经执行的决策必须进一步收集反馈信息,对不合乎实际或被证明存在错误的内容进行修正。

6. 教育领导者应当扮演好哪些角色?

【答案】领导者是组织中领导活动的主体。在现代社会组织中,一个领导者往往担当着多方面的重要角色。领导者必须要扮演好的基本角色如下:

(1)组织发展的引导者

领导者是组织改革和发展的总设计师和导引者,他应当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正确的管理思想,他必须能够客观地分析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各种条件,他应善于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组织的发展方向,并通过种种领导方法和管理手段,来影响组织成员,引导他们去认识组织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认同组织的发展方向,共同参与规划组织的未来,共同制定既符合社会要求,又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奋斗目标和组织发展的具体规划。

(2)组织运行的指挥者

领导者是组织成员的主心骨,是组织运行的总指挥。在组织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规划确定之后,在组织实施既定目标和规划的过程中,领导者要对组织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配置,要对组织活动进行全面的协调与统筹,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规划的达成。至于领导者如何扮演好指挥者的角色,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曾提出过八点意见:对自己的员工要有深入的了解; 淘汰没有工作能力的人; 深入了解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协定; 领导作出良好榜样; 对组织进行定期检查; 会议与报告的利用; 不要在工作细节上耗费精力; 使员工保持团结、积极、创新的效忠精神。虽然法约尔的上述见解是20世纪初提出的,但是对于今天的领导者仍颇具参考价值。

(3)组织沟通的促进者

沟通是确立组织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应当成为组织沟通的促进者,应当通过建立各种制度、运用各种形式加强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保证组织中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从而使组织内部思想更为统一,分工合作更为协调,组织活动更为有效。同时,领导者还应推进组织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地将组织的目标、组织的成绩等信息传递给公众,并促使组织成员了解社会对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组织示范者

教育是一项培育人的事业,因此,教育组织领导者在担当组织发展的导引者、组织运行的指挥者和组织沟通的促进者三种基木领导者角色的同时,还必须担当起组织示范者的角色,在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方面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楷模。

7. 我国现行的教师聘任制的长处与不足是什么? 如何完善?

【答案】聘任制是指学校与被用教师签订合同,由学校发给聘书,明确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任用的方式。

(1)我国现行教师聘任制的长处

①聘任是学校与被聘用教师基于双方地位平等原则,在双方意愿一致基础上的民事法律关系。 ②聘任的行为主体是签约双方,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人选,并可以解聘不称职教师。同样,受聘教师也有依自己的愿望决定受聘与否及合同期满后决定续聘与否的权利。

③聘任制有利于建立公平择优、平等竟争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向上的精神。

(2)我国现行教师聘任制的不足

教师聘任制在我国实践时间不长,较为突出的不足之处体现为:聘任主体混乱; 相关体制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