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大学教育管理综合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教学质量管理
【答案】教学质量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工作能否实现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教学质量的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要求,从而保证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教学质量管理,既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搞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 教育现代化
【答案】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二、简答题
4. 校长的职责是什么?
【答案】校长的角色与教育产品的属性有直接关系。教育产品的公共性程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在不同时代背景、政府不同管理理念以及不同教育阶段,其公共性程度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政府与学校在行使学校管理职能关系及校长角色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呈现为一种垄断性公共物品的特质,学校所需资源由政府统一配置。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角色就更多地表现在“政府命令的执行者”方面,其价值取向是“守成”,行为模式集中于“服从”和“执行”。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逐渐被认可,市场元素介入,多种办学力量兴起,这些条件使得在加强政府宏观统筹的前提下,加强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力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
问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教育领域内部的关系逐渐演变为举办者、办学者和管理者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此,校长就成为具有一定管理自主权的学校管理者的代表,从某种程度而言成为了“创业者”。
校长的职责包括:
(1)规划学校发展;
(2)科学选用和培养干部;
(3)科学决策,统筹全局;
(4)建设组织机构和制定规章制度;
(5)建立和谐的内外部公共关系;
(6)拓展资源渠道;
(7)建设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
5. 简述劳动简化比计算方法的一般计算步骤。
【答案】劳动简化比(简化系数)计算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由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方法。劳动简化比计算方法的一般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计算的基期和报告期,并统计这两个年份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人数数值。
(2)确定使用劳动简化比的尺度或媒介,计算出劳动简化比的具体数值。确定劳动简化比的尺度和媒介主要有:
①以劳动者工资为媒介;
②以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程度)为尺度;
③以劳动者受教育的学习费用为标准;
④以劳动者教育程度所创造的劳动生产率为尺度。
(3)计算基期和报告期平均简化比并列表统计详细数值。其计算公式为:
(4)计算因教育因素增加的劳动量。计算公式为:
(5)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或经济增长的贡献。
绝对值公式:
6. 各级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是什么?
【答案】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它们各有自己的职能。卜面主要就我国的情况分别加以介绍:
(1)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职能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组织,也有人称它为中央教育行政组织。它包括国务院和国家教育部。
①国务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组织。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教育行使领导和管理的职权,因此,国务院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组织。它有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教育行政法规、审定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批准高等学校设置等权力与职能。按其主管业务的性质而言,它不是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
②教育部是国家一级的专门性的教育行政组织。它是国务院主管教育工作的一个职能部门。实质上是国家教育行政的执行机构。
(2)地方教育行政组织与职能
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领导和管理的机构。在我国主要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各级地方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
①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作为地方行政组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区); 乡(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行政工作,因此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 县(区)、乡(镇)人民政府也是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②地方专门性的教育行政组织
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置各级专门性教育行政机构,具体为省、自治区教育厅,直辖市教育局; 省辖市、自治州、地区教育局; 县(区)教育局(科),乡镇教育组,一般未设专门教育行政机构的,只设专门人员。
7. 简述学校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
【答案】学校公共关系是在借鉴一般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学校与其内部和外部公众之间有计划、有系统的双向沟通的过程。学校公共关系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激发公众对学校角色及目标的更好理解,并努力完成学校的任务。其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社会整体效益、公众利益第一的原则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行为的主体,受自己利益的驱动,但它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以整个社会利益为木,使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2)开门办学,要注重双向交流的原则
公共关系强调沟通的双向性和管理的透明度。管理者要向教职工提要求,检查他们的工作,同时也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向他们汇报管理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使校内与校外、领导与下属之间认同,达到相互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形成工作的合力。
(3)搞好公共关系人人有责的原则
公共关系是一项持久而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学校的每项工作和每个人的表现都在不同程度上关系到组织的形象,公众通过观察和了解对学校产生某些印象。因此,学校公共关系不仅是几位学校领导或公共关系人员的事,而且需要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学校的良好形象。
(4)从内部做起的原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