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财务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破产债权
【答案】破产债权是指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对破产人发生的,依法在规定的申报期内申报确认,并且只能通过破产程序由破产财产众得到公平清偿的债权。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为破产债权。”
2. 除权与除息
【答案】(1)除权指当股份公司向股东分配权利时,从股票的市值中将公司配给股东的权值去掉的行为。除权的过程是:要办理除权手续的公司应先报经主管机关核定,获准除权后,公布除权日期,即除权日,在除权日进行股权登记的股份有权参加股利分配、获得优先股权;在除权日之后持有的股份没有这些权利。
(2)除息指当股份公司决定对股东发放现金股息时,减除交易中股票每股领取股息的权利。其过程是股份公司获主管机关核定后确定一段时间为除息日,除息日进行股权登记的股份才有权参加股息分配;除息日之后持有的股份,无权参加股息分配。
3. 沉淀成本(沉没成本)(Sunk cost)
【答案】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改变,沉没成本则不能改变。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的决策行为只应受未来的成本和效益影响。沉没成本的定义是无法收复(nonrecoverable )的成本。任何考虑沉没成本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沉没成本对于决策的影响是“在某件事上,为使过去投资的金钱、时间及精力不致白费,而表现出继续从事它的倾向”。沉没成本在消费者行为研宄中有丰富的记载,二十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虽众说纷纭,但却一致指出人类的决策行为的确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人们为何将沉没成本纳入决策系统的解释很多,譬如人们不喜欢浪费(Arkes1996)、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辩护(Brockner 1992; Staw 1976; Teger 1980)等。除了上述望文生义的解释外,尚包括前景理论(Kahneman and Tversky1979)与心理会计理论(Thaler 1980 1985)。上述关于沉没成本如何影响决策的解释,无论是透过风险偏好程度、心理会计理论或者是由保存自我形象的观点出发,都存在一个共通点,就是消费者必须认知(perceive )到沉没成本的存在,沉没成本才能对决策造成影响。
4. 经济批量(EOQ )
【答案】经济批量(EOQ ),又称经济订货量,是指一定时期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总和最低的采购批量。经济批量可以采用公式法、逐批测试法和图示法进行计算。
如果不考虑存货的短缺成本,在基本经济批量模型假设的基础上,令A 表示全年需求量,Q 表示每批订货量,F 表示每批订货成本,C 表示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则有:
二、简答题
5. 试解释自由现金流量的含义与作用。
【答案】自由现金流量与经营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不同,一般认为它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除了在库存、厂房、设备、长期股权等类似资产上所需投入外,企业能够产生的额外现金流量,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在扣除了计划中维持企业经营、分发股利、资本扩张后剩余的可动用部分。其定义式为: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股利一购买长期资产支出十出售长期资产得到的现金。
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表明其内部产生现金的能力就越大,其可自由运用的内源资金也越多,企业对外融资的要求也越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健康。自由现金流量才是企业用来扩大投资、支付利息、回报投资者的源泉。如果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大于零,则表明该企业不需任何外部筹资即可满足经营的扩张。
6. 财务分析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如何区分财务分析基本内容与财务分析应用内容?
【答案】(1)对财务分析产生与发展在早期做出重要贡献的是贷款人和投资者,正是他们对财务报表信息的需要影响着财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在近代,企业经理、银行家和其他人对财务信息的需要进一步影响着财务分析的发展进程。
20世纪初,财务报表开始大规模使用于信贷项目,财务分析开始出现,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比较,并在投资领域开始了财务分析的应用。
现代财务分析的领域不断扩展,全面、系统的筹资分析、投资分析、经营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本领域。随着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现代公司制的出现,财务分析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现代财务分析中通常可以分为财务分析与分析应用。财务分析往往介绍财务分析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分析应用则突出各实践领域的财务分析,如证券市场分析、兼并分析。相应地,这些分析产生了财务分析基本内容和财务分析应用内容。一般来说,盈利能力分析、风险分析等为财务分析基本内容;而企业重组分析、证券市场分析、价值评估分析等为财务分析应用内容。
7. 简要说明资本成本率与内含报酬率的关系。
【答案】(1)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负的代价。企业筹资实务中,一般通过资本成本率来衡量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率是指企业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一般而言,资本成本率分为个别资本成本率、综合资本成本率和边际资本成本率。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资本成本率就是企业的必要报酬率。
(2)内含报酬率(也称为内部报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缩写为IRR )是指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内含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该项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3)资本成本率与内含报酬率的关系:①资本成本率反映企业项目筹资的成本代价;内含报酬率反映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也就是说,资本成本率从成本的角度评价投资项目,而内含报酬率则从真实收益的角度分析投资项目。②内含报酬率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则采纳;反之,则拒绝。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即,在具体的投资项目决策中,需要利用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和内含报酬率两个指标,相互比较,并作出投资决策。
8. 简述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各自的优缺点。
【答案】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折现的投资回收期等。对于这类指标的使用,体现了折现现金流量的思想,即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使用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各种指标,并据以进行决策。
(1)净现值。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如果投资期超过1年,则是减去初始投资的现值以后的余额。其决策规则是:只有一个备选方案时,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项目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净现值法的优点在于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缺点是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
(2)内含报酬率。内含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该项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其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公司的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则拒绝。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选择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
内含报酬率法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概念也易于理解;缺点是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对于每年NCF 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