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中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分析与实施策略
罗蔷薇
摘要:口语交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保证。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为八种: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节奏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其中语言智能列在首位。人际交往智能也很重要,俄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人的个性是在交际中形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体现。
《中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联系实际生活,加强语文实践,重视培养创新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所以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之要务。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口语交际的概念、特点,及理论背景,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口语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口语交际过程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花费很大精力,通过创设课堂情景和组织社会活动进行指导和训练。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实际教学中,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高考语文试题几乎没有涉及到口语交际的内容,以致口语交际教学从教材的编排到语文教学课时安排,都显得被边沿化,长此以往,将导致名存实亡的危险。
要改变这种现状,在实施策略上,首先,要求教育部门从大政方针上给予支持。给予高校和中学考察口语交际能力的权利,而且能够使这种评价结果在人才选拔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次,纠正对语文教学理解的偏差,特别是对工具性的全面理解,应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到第一位,再次,教师应解放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要务,同时教师应及时提高自身口语交际水平,做到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高中阶段应该按照三学年的时间把口语交际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而不像教材把高一高二两学年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同时口语教学内容应先从倾听、交流开始,再到讨论,到演讲、辩论。从易到难,呈现渐进性和序列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课,同时也应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之,教师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根据口语交际的实效性和交际性特点,在口语教学中,应遵守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2、情景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探究性原则。5、合作性原则。
口语交际过程是一个彼此信息、思想、情感、态度等同时参与的过程,诚恳的、合作的态度,民主的作风,积极的创新意识是交流得以维持的保证,也是一个人品德素养较高的表现。因此口语交际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诚信与创新意识,而换位思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 情境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实施策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