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史综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五院制

【答案】五院制是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10月以后实施的组织形式。《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组成。五院同为治权机关,互不统属,互相独立。五院正、副院长由国民政府主席于国民政府委员中提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向国民政府主席负责。

2.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答案】《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是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1858年11月清政府分别同英、法、美三国签订。地点在上海,清政府代表是钦差大臣桂良。章程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照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按价值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

3. 马嘉理事件

【答案】马嘉理事件是指1875年英国在我国云南制造的边境事件,又称滇案。1875年2月,马嘉理带领武装“探路队”由缅甸闯入云南,没有和地方官协商就强行入境,并扬言要进攻腾越城。腾越地区人民在云南边境杀死了马嘉理。1876年,英国借此事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

4. 双十协定

【答案】双十协定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期间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会谈纪要。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在纪要中,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和避免内战、合作建国的主张;承认了各党派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并承诺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得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为老百姓所了解,从而推动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但是,国民党拒绝承认解放区的政权和军队的合法性,企图在“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的借口下根本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以致双方在这些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双十协定》公布后不久,蒋介石便公开撕毁,向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

5. 北伐战争

【答案】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战

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由蒋介石任总司令,从广东出师北伐。西路军占领湖南,攻克湖北武汉;中路军占领江西;东路军占领福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军事胜利。

6. 东学党起义

【答案】东学党起义是1894年朝鲜农民反对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的起义,也称甲午农民战争。1894年2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统治者急忙请求清政府出兵协助镇压。清政府于6月5日派直隶总督叶志超率陆军1500人赴朝鲜,进驻汉城南的牙山。日本随即借口保护使馆、侨民,派兵分踞汉城一带要地,之后又陆续增兵。东学党起义平息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

7. 李秀成自述

【答案】《李秀成自述》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所写的一篇自述,全文约五万余字,今仅存有33300多字,比真迹少10000余字。《自述》中叙述了太平天国起义始末,总结出“天朝十误”和“防鬼反为先”的经验教训。同时由于他对曾国藩抱有幻想,还提出所谓“招降十要”。曾国藩对《自述》有删改。原稿现存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8. “问题与主义之争”

【答案】“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20世纪之初,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胡适提出要“少谈些主义,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反对空谈“主义”,寻找“根本解决”;李大钊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革命主张。“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部,形式上是学术辩论,内容上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并不是一场纯粹的学理之争,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二、论述题

9.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是怎佯趁火打劫侵吞中国大片领土的?

【答案】中俄之间本无边界问题,但由于沙俄极力推行向东扩张政策,侵占了广阔的亚洲土地,中俄始成为邻国。在清朝前期,清政府曾有效地遏制了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但到清朝后期,沙俄乘清政府日益虚弱之机,便重新加紧了对中国领土扩张的侵略活动。

(1)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沙皇尼古拉一世便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指示

1854年,他具体制定和执行侵占黑龙江流域的计划。在完成侵占中国庙街和库页岛等地的计划后,

穆拉维约夫便开始实行“武装航行黑龙江”的侵略方案,明目张胆地将黑龙江下游地区划归俄国管辖。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穆拉维约夫率军赶至瑷珲,向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重划中俄边界的要求。谈判一开始,穆拉维约夫就拿出事先拟好的草约方案,蛮横地要奕山“沿黑龙江、乌苏

里江划界”,并以开战相威胁。奕山经不起要挟和讹诈,于1858年5月28日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据此条约,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此后,穆拉维约夫又率兵侵入乌苏里江,强行登陆,对江东地区实行军事占领。1860年,穆拉维约夫占领了重要港口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

(3)与此同时,沙俄又派公使出使中国,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再次对清政府施以武力恫吓和外交讹诈。中俄双方遂于1861年签订了《北京条约》。该条约除迫使清政府确认《瑷珲条约》外,还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为沙俄后来进一步侵吞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依据”。1862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就勘分西北边界问题举行谈判,清政府妥协退让,被迫于1864年与沙俄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按照该条约的规定,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又被割让给了沙俄。

(4)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及一系列勘界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44多万平方公里,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0.巴黎和会上的“中国领土完整问题”具体指什么,巴黎和会最后对中国问题如何解决,中国国内有怎样的反响?

【答案】(1)“中国领土完整问题”是指我国台湾、澎湖列岛的归属问题及德国在山东权利的问题。

(2)协约国列强无视作为战胜国中国的独立与主权,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并将此条款写入凡尔赛条约。

(3)这一事件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北洋军阀迫于压力,没在和约上签字。

11.1930年代,国民党是如何加强其统治的?

【答案】1930年代,国民党为加强其统治采取了一下措施:

(1)经济方面: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政治军事权力,通过垄断公债经营、军火买卖、垄断金融等种种经济独占活动,集中了巨额财富,形成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

(2)国家机器建设方面:①建立了庞大的中央军,并通过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开办军官训练团、更新武器等办法,来加强武装力量。除正规军外,地方上建立了保安队。②为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组织“中统”、“军统”。③蒋介石个人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并扩大,最终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④地方上,通过保甲制度和各种法律制度来强化其统治网,从1939年开始推行所谓的“新县制”。

(3)思想宣传方面:将中国固有的封建道德和外来的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思想体系,开展了“新生活运动”和“文化建设运动”。

12.简要述评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答案】(1)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