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61地质学基础A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从非生命有机物质演化为原始生命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答案】(1)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蛋白体(目前的理解为类似于原生质的核酸一蛋白质体系)具有的新陈代谢能力。这种能力是任何非生命不具备的,所以生命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生命(生物)与非生命(非生物界)之间并不存在小可跨越的鸿沟,构成生物体的50多种元素在非生物界里同样存在,说明两者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生物是非生物演化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2)从非生命有机物质演化为原始生命的关键环节

关键环节在于,如何使蛋白质组合成具有新陈代谢能的生物体,这就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也是生命区别于任何非生命的本质特征。

2.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答案】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的原因是:

(1)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正是人类的能力和需要,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了资源的价值。

(2)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看法随着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随时变动。虽然地球的总自然秉赋本质上是固定的,但资源却是动态的,没有已知的或固定的极限。

3. 科学研究中需要区分定律(law )、学说(theory )和假说(hypothesis ),天文学研究中有何实例?

【答案】天文学研究中的实例如下:

(1)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根据他观测的数据,总结出三大定律,称为开普勒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2)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宇宙的中心应该是太阳而不是地球。

(3)潮汐假说

康德所著《潮汐假说》中提出由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互吸引而产生摩擦,尽管这种力微少,但这种力将使地球速度逐渐迟缓,最终,地球和整个太阳系都将走向毁灭。

4. 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

【答案】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的原因

(1)团粒内部存在大量的毛管孔隙,吸水力强,能储存很多水分; 团粒之间则为非毛管孔隙,易于排水且经常充满空气。因此,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既能蓄水,又能通气,可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关系。

(2)团粒内部属嫌气环境,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养分的保存; 团粒之间为好气环境,有机质分解迅速,能保证养分的供应。因此,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兼具好气和嫌气的条件,能较好地解决养分供给与保存的矛盾。

(3)当降雨或灌溉时,水分可通过团粒间的非毛管孔隙渗入土壤内部,既可减少地面径流的损失,又可增加深部土层的湿润度; 雨后或停止灌溉时,表层团粒因蒸发而失水收缩,使之与下层团粒问毛管的联系被割断,形成一隔离层,下层团粒中保存的水分便不易被蒸发掉。因此,具有团粒结构土壤的抗旱与防涝性能均较好。总之,团粒结构是肥沃土壤的重要标志之一。

5. 土壤自然剖面包括哪些基本层次? 各层的特点如何?

【答案】土壤自然剖面层次及各层特点:

(1)枯枝落叶层,枯枝落叶层是土壤形成的有机物质基础,由地表植物的枯枝落叶堆积而成。

(2)腐殖质层,腐殖质层是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腐烂、分解和再合成的产物,这层的颜色在土壤剖面中最深,呈灰黑色或黑色,一般具有团粒状结构,并富含有机养分。

(3)淋溶层,淋溶层颜色浅淡,一般呈灰白色,土壤颗粒较粗,主要由砂粒和粉砂粒组成。

(4)淀积层,淀积层质地较粘重,土体紧实,颜色一般为棕色或红棕色。

(5)母质层,母质层是土壤形成的无机物质基础。

6. 地磁场有哪些基本特征和起源假说?

【答案】(1)地磁场的基本特征

固体地球是一个磁性球体,有自身的磁场。根据地磁力线的特征,地球外磁场类似于偶极子磁场,即无限小基本磁铁的特征。但其磁轴与地球自转轴并不重合,而是呈11.5的偏离。地磁极o

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它逐年发生一定的变化。

(2)地磁场的起源假说

①铁磁体假说

由于地核基本上是由铁磁体(铁和镍)所组成的,地核的这种特有成分及其球状对称的形态是铁磁体假说的基本依据。按照这一假说,地核因其组成而自然成为一个磁化体,由此也就决定了地球具有偶极特征的磁场。但这一假说面临着一个无法解释的困难,即地核内的平均温度远远超过了任一种铁磁性物体的居里点,所有的铁磁性体都将在这一温度下转变成顺磁性体,从而丧失其磁性。因此由于地核的金属成分而自然形成地磁场的可能性是不成立的。

②热电假说

这一假说首先考虑到地磁要素具有快速变化的特点,肯定了地磁场与地壳和地慢无关的推断。从这一点出发,热电假说提出地磁场具有电性。但要形成今天的地磁场,需要约109A 的电流强度。而要在地核中形成电流,必须借助于热电效应,即:由于外核物质的热对流而在边界处产生电流,并进而因此产生磁场。这样热电假说虽然克服了居里点造成的困难,却产生了新的问题,即这种机制难以形成具有偶极特征的磁场,并且也未能确切地证实这种机制是否能产生足够强大的电流以形成地磁场。

③双圆盘发电机假说

当两个圆盘在弱的外部磁场中旋转时,与轴和外缘相交的两根导线的回路中产生方向相反的两种电流。这两种电流形成磁场而极性相反,其强度会明显地超过外部附加的初始磁场的强度。圆盘旋转频率的差异造成具有一种极性的场占优势; 当频率比值改变时,便出现磁场反转。根据这种双圆盘发电机假说,在地核中这两种方向相反的电流,可由液态的外核物质的热对流(混合作用)产生,这种对流可以引起液态地核表层旋转出现某种减慢(相对于地! 慢底面而言),引起外核表层减慢的层位中产生的磁场异‘常向西位移。这为地磁场的西向漂移提供了动力学解释。

7. 试说明古猿(动物)与猿人(早期人类)的根本区别和识别标志?

【答案】(1)古猿(动物)与猿人(早期人类)的根本区别

古猿与猿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仍停留在动物本能的劳动形式,只会使用天然工具; 而后者己经有意识地能够自己制造工具。

按照制造工具的工艺水平和相应的身体结构特征(如骨骼粗壮程度、脑容量大小、直立行走姿态等),史前人类可以区分为猿人(含早期猿人,又称能人和晚期猿人,又称直立人),古人(早期智人)和新人(晚期智人),共3类4个阶段。猿人阶段创造了旧石器早期文化,古人阶段发展为旧石器中期文化,新人阶段则从晚期旧石器转入新石器时期文化。

(2)古猿与猿人的识别标志

有意识的自己制造工具是是识别古猿与猿人的根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