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 )。

A. 毕达格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将“算术、几何、天文”三门课程列为了必须学习的科目。而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

,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2. 诸子百家中,被称之为“显学”的是( )。

A. 墨家

B. 道家

C. 农家

D. 法家

【答案】A

3.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 礼、乐、射、辞、书、数

B. 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 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 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D

4. 下列不属于明朝中央官学的是( )

A. 儒学

B. 武学

C. 宗学

D. 国子监

【答案】A

5. 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办学效率,在教学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 )。

A. 昆西制度

B. 葛雷制

C. 道尔顿制

D. 文纳特卡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尤其是进步教育实验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美国教育家沃特于1907年被印第安纳州葛雷市教育委员会聘为公立学校的督学,推行一种以“葛

,亦称“双校制”雷制”著称的教学制度。“葛雷制”、“_部制”或“分团学制”。为了减少学校经

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以提高办学效率,沃特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解决了葛雷地区学校少、供不应求的矛盾,管理方式经济而有较高的效率。沃特的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文纳特卡制是为了弥补道尔顿制的小足,实行的是小组教学和单独教学的结合。道尔顿制的关键词是,实验室,表格和公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下列哪项措施不是教育部所采取的? ( )

A. 废除教会学校,将教会势力驱逐出中国

B. 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精神

C. 开放女子教育,教育普及有一定发展

D. 白话取代文言,改革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答案】A

7. 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 )

A. 国民教育第一

B. 群众教育第一

C. 干部教育第一

D. 儿童教育第一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政策的考查。处于早日取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政治目标,考虑严酷的战争环境和根据地有限的条件,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有所侧重的教育政策,即将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大批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去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骨干。也就是说,干部教育是苏区教育最突出的地方,根据“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

方针,干部教育业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心。

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英国工党政府将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组建成新型中学。这种中学是( )。

A. 完全中学

B. 统一中学

C. 综合中学

D. 文实中学

【答案】C

【解析】战后英国主要的中等教育机构类型是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种形式构成,各种中学的差别反映了教育的不平等性,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争论。1965年工党执政期间,决定在保留文法中学和公学的前提下把其余中学全部改造成综合中学,以体现教育机会均等,保证中下层子女也能进入像文法中学这样质量高、设备优越的学校学习。

9.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B

10.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教育

D. 教会教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性质。西欧中世纪中的世俗教育有四种,宫廷教育,骑士教育,行会学校和中世纪大学。其中,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属于封建主贵族的教育。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世俗教育形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贵族家庭的子弟在七八岁之后(8-14岁)被送到比自己家庭高一级的贵族家庭中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并跟随领主学习“骑士七技”——注意和“五项竞技”做比较,(14-21岁)做的是启从,就是骑士的伙伴,投入军事训练,(21岁以后)通过举行一定的教会仪式,被授予骑士身份。

1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 )。

A. 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