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80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1)初创阶段(1990一一1993年)
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及1991年3月在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等,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的可能性。这一阶段农产品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
(2)清理整顿阶段(1994一一1996年)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和不规范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993年11月国务院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具体包括:初步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清理整顿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 初步清理整顿交易品种; 规范期货市场运作等。
(3)调整阶段(1997一一2000年)
经过前一阶段的整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中国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构建起来。在整个调整时期,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农产品期货交易也在不断萎缩,但农产品期货仍占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的绝大多数。
(4)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
国家重大会议持续关注期货市场问题。从2001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趋予活跃,出现恢复性增长。2007年3月起,国务院和证监会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 你认为土地在农业的地位如何?
【答案】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作为生存空间,土地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 作为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人的劳动只有同合并于土地的自然力相结合,才能创造出财富。因此,没有土地,人们就不可能生存和进行任何生产活动。
(1)农业是直接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力和太阳能进行生产的部门,植物生产对十地有特殊的依赖性,必须使用大面积的土地,在广阔的地域上进行。
(2)在农业中,土地不仅是一个立足点和活动场所,并且还以其自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气候条件,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首先具有和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3. 加入WTO 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哪些?
【答案】中国加入WTO 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
(1)农产品关税减让
根据谈判承诺,中国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并对所有农产品关税进行约束。其中水果、肉类、葡萄酒和奶类制品等产品的降低幅度更大。
(2)重要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
加入WTO 以后,中国按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取消数量限制,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对小麦、大米、玉米、棉花、豆油、食糖、羊毛等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在关税配额制度下,配额内关税率为1%~10%配额外关税率为10%~65%。
中国继续保留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的国营贸易及进口专营权。 中国承诺,在透明、可预测、统一、公平和非歧视的基础上管理关税配额,明确关税配额公布、申请和发放的时间,反映消费者喜好和最终用户需求,不抑制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提供再分配的机会等。
(3)国内支持的限制
中国保留了在《农业协议》下对农业国内支持提供特定支持和非特定支持的权利,两项支持占相关年份特定产品和农业生产总值的8.5%。
中国基期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特定产品支持为负数。
(4)非关税措施的取消
中国加入WTO 后取消对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包括配额、许可证等措施。
取消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所涉及的农产品有食糖、烤烟、烟草、橡胶、羊毛等,其中,食糖、烤烟、烟草、羊毛在加入WTO 时取消,橡胶于2004前取消。
在加入WTO 时取消单一许可证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稻谷、大米,以及豆油、花生油、棕搁油、菜籽油等食用油。
(5)出口补贴的消除
中国根据《农业协议》的规定,承诺今后不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
(6)卫生与动植物检疫的限制
中国承诺,在加入WTO 后30天内,向WTO 通报所有有关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包括产品范围及相关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中国将遵守WTO 关于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所有的法律法规。
4. 你认为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有哪此?
【答案】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
(1)从市场失灵的角度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
农业本身所具有的农业的外部性、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的弱质性、农业的不稳定性导致市场在某些方面失灵,需要政府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加以宏观调控。
(2)从农业的基础地位出发来沦证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性
工业生产的资本密集程度要高于农业生产的资本密集程度。随着农业生产资本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则相对上升。在贸易中,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丧失。在市场竞争中,农产品处于劣势,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比较优势丧失,资源将流入其他产业。土地自由流动有限,绝大多数土地除了进行农业生产外基本别无它用,政府对农业用地的非农化进行严格的控制,当农民的主要或全部收入来自农业时,需要政府保护。政府因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生存对农业采取保护措施。
(3)围绕农业的发展阶段来分析农业保护政策的产生
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在解剖日本农业保护问题时提出了三个发展阶段理论。
一战前处于“食品问题”阶段,农业政策重点在于保障国内食品的充足供给和榨取农业剩余以保障工业发展。
一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处于“农业贫困问题”阶段,日本政府只是对农业提供了有限的保护,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工作机会、低吸贷款、财政补贴等。
20世纪60年代至今处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阶段,农业政策重点在于缩小城乡差距。
(4)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可能性
基姆·安德森和速水佑次郎用政治市场来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向农业征税而工业化国家倾向于支持农业。
①贫困国家最主要的经济目标是工业化,需要农业支持工业,农业保护政策的本质是让生活在城市的少数人来支持生活在农村的大多数人,不会走得很远。
②工业化国家工业发达,需要巩固农业。只有当预算成本太高时,工业化国家政府才开始抵制对支持的请求; 则政部、农业部参与农业保护政策的制定; 农业政策最常见的外部政治压力和主要制约是公共预算; 政客和官僚倾向于选择只需很低的直接预算成本的政策。
③经济发展早期,国家需要尽快实现工业化,各阶层倾向于注重工业。从民族主义或防御的理由出发而产生建立一个更“平衡”的,而不是更特殊的更工业化的经济愿望,使工业保护政策得到广泛的支持。
④经济发展后,农产品不能获得较高价格的机会成本会提高,采取农业保护政策。食品进口国可能采取进口控制的手段扶持农业; 农业保持比较优势的国家,采取直接补贴或提高国内消费者价格的手段来支持农业; 在食品自我生产不足的发达国家,若考虑本国食品安全则会降低农业保护的政治成本。
5. 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微观作用与基本原理。
【答案】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微观作用有:
(1)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利润
在期货市场两大基本功能较好发挥情况下,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远期权威价格,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远期合约交易或者订单生产等来锁定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或者特定农产品的原材料成本,降低农产品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程度,从而稳定地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甚至提高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在价格波动中保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平稳运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