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中外新闻事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www 网站
【答案】www 网站是WorldWideWeb (环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 ,中文名为“万维网”。www 网站起源于1989年3月,由欧泌}量子物理实验室CERN (theEuropeanLaboratoryforParticlePhysi (5)所发展出来的主从结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通过万维网,人们只要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很迅速方便地取得丰富的信息资料。
2. “自我互动”理论
【答案】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出“自我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布鲁默认为,“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自我互动”理论说明,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3. 《法兰西晚报》
【答案】《法兰西晚报》由菲利普·维阿纳创刊于1944年8月22日,其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地下刊物《保卫法兰西》。创刊之初,大量刊登照片、图片和娱乐性新闻,以趣味性吸引读者,还专门聘请了原《巴黎晚报》主编拉扎雷夫担任主笔。20世纪40年代末,《法兰西晚报》并入阿歇特报团,成为法国最大的报纸。1976年,阿歇特报团将该报转让给埃尔桑报团。该报易主后逐步改变编辑方针,增加政治、经济等严肃性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以求增强竞争力。该报面向社会中产阶级,代表市民的观点和利益,政治上偏右。
4. 《波士顿新闻信》
【答案】1704年4月,约翰·坎贝尔创办美国第一张连续发行的报纸一一《波士顿新闻信》。坎贝尔是波士顿第一任邮政局长,他利用职务之便,把官方消息、车船信息、街谈巷议等编写成新闻信,供给一些政府官员,包括殖民地几位总督阅览。该报每周出版一次,两面印刷,内容的三分之二报道英国政治、宫廷及欧洲战争新闻。其余则为短讯,如船舶到达、传教、官吏任命、气象等。最后一栏有少许广告。该报在报名下,注有“政府核准发行”字样。该报发行延续72年,在创刊初期还领过政府津贴。革命期间支持保皇党被捣毁,但仍不失为殖民地时期具有悠久历史的三大报之一。
5. 互联网
【答案】目前比较合理的界说是:互联网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代表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即网广播。它在意义上更接近环境说,但仍旧在传播学的范畴之内。虽然这种定义现在还不是定论,但其所展现的特点却是眼下人们可以观察到的。而因为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信息系统中占有统治地位,互联网对三大媒体而言更具有革命意义。
6. 《南非人报》
【答案】《南非人报》于1830年创刊于开普敦,用荷兰语和英语同时印刷,是南非历史上第一家对开的大型商业报纸。延续整整100年,马克思曾为该报撰稿。
7. 安莎社
【答案】安莎社是意大利12家主要日报联合组成的全国报业联合社(ANSA )的简称。该社创办于1945年1月13日,与路透社、美联社等相同,是一家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的合作通讯社。安莎社创办后,陆续有日报申请加入联营,使它发展成为有五十多家日报联营的通讯社。1949年,意大利政府向安莎社提供补贴,同时享有任命社长等主要领导人的权力。该社从此成为半官方通讯社,原先标榜的“独立、客观、超党派”的宗旨此后亦不常强调。
8. 《祖国纪事》
【答案】《祖国纪事》是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派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1839年在彼得堡创办。该刊是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前期由安·克拉耶夫斯基发行,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目,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同保守派作斗争。后别林斯基同克拉耶夫斯基在政治观点上发生了分歧,转到《同时代人》杂志工作,《祖国纪事》的战斗性有所减弱。1848年以后,在沙皇政府出版监督委员会的严密管制下,该杂志逐渐带有了学院派色彩。1868年转入涅克拉索夫之手,重新发扬民主主义的革命传统,抨击专制制度,支持农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因而多次受到出版检察机关的迫害和查封,1884年被迫停刊。
二、简答题
9. 《人民之友报》的创办及其意义。
【答案】(1)《人民之友报》的创办经过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和新闻记者。1789年9月12日马拉创办《巴黎记者报》,16日改名为《人民之友报》,发表许多政论文章,宣扬暴力革命,谴责君主立宪派的妥协行为,后受到迫害,被捕入狱,《人民之友报》停刊。共和国成立后,1792年9月22日又改名为《法兰西共和国报》,仍坚持革命方针,与吉伦特派反人民的行径作斗争。
(2)《人民之友报》的意义
《人民之友报》在马拉的主持下,成为法国大革命中办的最出色、最有影响的报纸,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该报结合革命进程大力抨击封建势力的腐朽本质和反革命阴谋,及
时揭露大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叛变倾向,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专政; 及时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主张颁布限价法,严惩奸商。这些主张后来在雅各宾派专政时付诸实现。
10.简述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答案】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 , 1743-1826)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美国第三仟总统、资产阶级革命家。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上杰斐逊执笔起草了《独立宣言》,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独立战争后,杰斐逊在同联邦派的斗争中,捍卫《独立宣言》规定的人民民主权利,就出版自由和汉密尔顿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杰斐逊的观点如下:
①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他认为: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为了防止政府的蜕化,必须由人民来监督。民意是政府存在的基础,为了防止犯错误,就必须通过报纸让人民充分了解公共事务。虽然他们有时也会被引入歧途,但将会迅速纠正自己。
②确立了报纸自由批评政府的原则。杰斐逊认为言论出版自由与政府的秩序是一致的,除非对公民的名誉造成损害,否则不能限制言论自由,如果报纸批评政府,批评错了不必承担责任。
③深刻闻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杰斐逊认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 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
④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杰斐逊认为,人权法案没有明确宣布言论自由,实在是令人不能容忍的疏漏,必须在今后的立法中子以修正。
杰斐逊关于新闻自由的名言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如果由我来决定选择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离开了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障,就无其他自由的保障可言,当公众舆论允许自由表达时,其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没有监察官就没有政府,但是,哪里有新闻出版自由,哪里就可以不需要监察官。”
最终,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前10条修正案,其中第一法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 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 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2)对西方新闻理论的影响
杰斐逊力促言论、出版自由载入了宪法,使《权利法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下列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 剥夺人民的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 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这成为美国新闻自由的基石,对西方新闻自由理论产生巨大影响:
①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发展了弥尔顿的自由主义思想,并且直接推动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推动废除新闻集权主义,确立新闻自由主义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和影响。
②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更多从发挥报刊媒介监督政府、启迪民智的作用出发的,他力图对报刊媒介的新闻自由权利进行有力保障,并使之脱离政府的过分限制和干涉,确保公众舆论得到自由表达,从而使政府的行为、政策能够得到报刊媒介的监督,以便更好的行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