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大学新闻史(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之外国新闻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半岛电视台

【答案】半岛电视台是一家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阿拉伯语电视媒体,是一家用阿拉伯语24小时不间断播送全球消息和报道的新闻电视台,观众达4000万。在新闻报道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的视角,它在节目中开创性地引入了电话采访,电视论战等,尤其在“9"11事件”之后,多次率先播放本·拉登和其他阿凯达组织领导人的录像声明,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半岛电视台在“9"11事件”之后声名鹊起,被称为中东的“CNN"o

2. 《海峡时报》

【答案】《海峡时报》创办于1845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属于新加坡英文马来文报章集团。主要面对新加坡读者,也向东南亚其他城市发行。重视国际新闻报道,有世界新闻、马来新闻、东南亚新闻、金融、体育等栏目,国内新闻相对较少。编排受英国影响较大,每周发行几次双语版,以供不懂英文者阅读。

3. “笔祸”事件

【答案】“笔祸”事件是指日本总督府巧立名目,使韩国新闻工作者不断遭迫害的一系列事件。如1928年3月,汉城铁路警察署称《中外日报》连载的《世界一周纪行》“鼓吹独立意识”,囚禁发行人四个月,判处执笔者六个月徒刑等。

4. 《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

【答案】1948年9, 10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作了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f 明确的努力方向。主要内容如下:①新闻事业在联系党和群众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②强调新闻工作者应该对党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即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精神。③刘少奇提出了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以下四个主要条件:a. 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b. 要独立地做艰苦的工作; c. 要有马克思列宁卞义的理论修养; d. 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5. 《铁嘴报》

【答案】《铁嘴报》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俱乐部的机关报,由修道院院长毛劳德·福适和记者尼古拉·邦维尔创办。该报秉承社会俱乐部的宗旨,宣传平均分配土地,限制过多财产,主张财

产平均主义。社会俱乐部由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与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一脉相承。

6. 《世界报》

【答案】《世界报》是法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创办于1944年12月。巴黎刚解放时,著名记者于贝尔·伯夫一梅里受戴高乐委托,接受原《时报》设备,办起这份“为国家新闻事业服务”的报纸,使之成为“民族自信的工具”。戴高乐执政期间,该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法国的“同人报纸”,《世界报》不依附于任何政党、财团和媒介集团,保持着经营和编辑的独立性。该报内容规整,严肃清洁,版面紧凑,基本不登照片,只有少量图表和漫画,注重背景和资料的介绍,时评水平很高。读者一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是法国最有名的“质报”(以文章、资料和评论的“质量”赢得读者)。

7. 华莱士·格里利(HoraceGreeley )

【答案】华莱士·格里利(HoraceGreeley )(1811-1872)是美国最著名的报人之一。帮助自由党人主编竟选州长和总统的宣传报纸,从而成为纽约自由党的三巨头之一。1841年4月10日创办廉价报纸《论坛报》。1854年他参与创建共和党,并帮助林肯入主白宫。美国历史学家高度评价((论坛报》,称它在废奴运动中的作用仅次于林肯总统。格里利赞成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拥护工会制度,曾任纽约印刷工会首任会长,注意职工福利和农民生活,反对墨西哥战争等。

8. 《埃及事件报》

【答案】《埃及事件报》于1828年由奥斯曼帝国驻埃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创办,主要发布官方新闻和政府法令、公告,同时刊载一些各地要闻和有关文学和社会问题的文章,几位阿拉伯著名的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该报的主编。用法、阿文出版。该报一直出版到1952年才停刊。

二、简答题

9.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的发展有哪些共同的规律?

【答案】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国情不司,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压制,发展进程很慢。资产阶级冲破封建压制,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而封建官报及其御用报刊,制造舆论,维护其封建统治。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

(2)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英国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有名的政论小册子,是资产阶级争取出版

自由的锐利武器。美国潘恩的政论小册子《常识》控诉了英国的血腥压迫,吹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法国的马拉宣称其办报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民运用自由。

(3)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①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台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

②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

英国对封建传统破除不彻底,新闻出版仍受诸多限制,报业发展比较迟缓; 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革命后政局多变,时有封建复辟或专制政体出现,报业发展屡屡遭受挫折;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资产阶级政权巩固,报业发展较快。

10.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

【答案】1960年,美国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像保护受众的三道防线,从外到内环绕受众,抵御负面信息。

(1)选择性接触,又称选择性注意,是指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活动之际,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和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或内容加以接触,而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受众既有立场和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们的改变。这个概念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最早提出。

(2)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选择性理解是选择性定律的重心所在,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处理主要体现在选择性理解上。信息中含的意义不是由传播者硬塞到受众手中的,而是由受众根据主观意愿自己从中发现的。即在对信息如何理解上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传播者手中。

(3)选择性记忆,是受众在处理信息之际的选择性倾向之一,即受众在接触信息后,保留在记忆中的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需求、立场、态度或观点一致或接近的内容,选择性记忆的倾向,在实验心理学中也得到了证明,它与选择性接触、选择性认知一样,都是制约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11.请简述巴西报刊业的历史沿革。

【答案】巴西报刊业起步于19世纪初,目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1)1808年9月葡萄牙国王若昂六世为躲避拿破仑的入侵流亡巴西,创办了官方日报《里约热内卢报》,这是巴西历史上第一家报纸,主要刊登政府公告和战争消息。

(2)1808年,独立运动领导人何赛·马丁在伦敦创办了政治性的《巴西邮报》和文学性的《文学艺术报》,前者后来迁回国内出版,一直出版至今,该报是巴西历史悠久的报纸。

(3)1831年,巴西己有报纸50多家。在保皇派和共和派的斗争中,报纸的党派性愈发明显。

(4)1875年,著名的《圣保罗州报》创刊,它因提倡废除奴隶制度,赢得很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