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00604教育技术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息推送技术
【答案】所谓“推送((Push )”,就是用户在初次使用时设定自己所需的信息频道,此后定制信息将通过Web 自动传输给用户,用户不必每次提出请求。此过程相对以往通过“拉取(Pull )”方式来获取信息具有很多优点。通过信息推送技术,我们能够在因特网的信息海洋中自动获取优质实用的教育信息。
2. 教学媒体
【答案】媒体是英文media 的译名,意思是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即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通过教育信息的流动,维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教育技术管理
【答案】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调度所有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主体是教育技术系统各级管理者,包括各级领导、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客体是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4. 情境学习
【答案】情境学习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二、简答题
5. 结合自身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和维多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的理解。
【答案】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和维多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都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研究,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验对这两个学习过程模型的理解如下:
(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
加涅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的,把人脑设想为由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构造体组成,把学习的过程比拟为信息的加工过程:学习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受器(感觉器官),感受器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将信息输人至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在一个感受记录器里短暂停留后由选择性知觉将它转换成可辨认的型式并输入短时记忆。如果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没有被复述,一般只能保留几秒钟,且短时一记忆的容量有限,一次只能记7±2个项目。需要记忆的信息须经过语义编码转化成有意义的模式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可重新提取到短时记忆并和其他信息结合成新的知识。当信息从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中提取并传递到反应发生器从而激活效应器时,就导致学习者对环境的可观察到的习得行为,使观察者得知起初的刺激己产生了预期的结果,信息就是这样被“加工”了,学习者也就完成了一次学习过程。另外还有两个重要部分,即“执行控制”和“期望”,它们的作用是激活和调节学习中的信息流程。
(2)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
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是由美国著名的认知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于1983年提出来的。该模型中所表示的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该信息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学习生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学习者长时记忆中的影响知觉和注意的内容以及用特殊方式加工信息的倾向进入短时记忆。
②由这些内容和倾向形成个体的学习动机,有了动机就使个体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从而选择所关心的感觉信息。
③为了达到对该选择性信息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建构该信息的意义,即在该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有关信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个过程也称为“语义编码”。
④对刚建立的试验性联系进行检验,以确定建构意义是否成功,检验办法是从两方面进行对照:与当前的感觉信息对照和与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进行对照。
⑤如果建构意义不成功,则返回去检查选择性信息,看看该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试验性联系策略是否适当。
⑥如果建构意义成功则达到了意义理解的目的,可转入下一步。
⑦达到对新信息的意义理解后,将这种意义按一定类属从短时记忆加人到长时记忆中,以实现同化或重构。
这个模型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当代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克服了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所表现出的不足。该模型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对于帮助我们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对于帮助我们组织好网络教学,包括网络课程、课件的研制、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 简述学习媒体的主要特征. 。
【答案】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是指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稳定性,指教学媒体可以记录和储存信息,以供需要时再现。
(2)传播性,指教学媒体可以将各种符号形态的信息传送到一定的距离,使信息在更大的范围内再现。
(3)重复性,指教学媒体可以重复使用,此外,它还可以生成许多复制品。
(4)组合性,指教学媒体往往能够组合使用,并且一种媒体包含的信息可以借助另一种媒体来传递。
(5)工具性,教学媒体与人相比处于从属地位。教学媒体只能扩展或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而且适用的媒体还需要教师和设计人员去精心编制相应的教材,即使具有人工智能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
(6)独立性,指教学媒体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可以离开教师的参与独立起作用。
7. 教学软件资源的管理与学校综合信息管理都涉及哪些内容?
【答案】(1)教学软件资源的管理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①软件资源的质量管理。包括对软件资源的质量要求、软件资源的审定和软件资源的出版发行管理和用户评价
②软件资源库的管理。软件资源库系统应具备的管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保证多种媒体表达的典型案例或教学素材能方便、完整、规范地储存,并提供查询、检索和下载方式;
b. 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以便能不断充实、完善;
c. 提供一个高效的网上素材传输、查询、检索和下载的管理环境;
d. 有较强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计费管理等系统管理功能;
e. 可以实现信息的全文检索和分类检索功能。
③软件资源内容的管理。软件资源内容的管理包括:
a. 媒体素材库内容的管理;
b. 网络题库内容的管理;
c. 课件库、网络课程库内容的管理;
8. 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
【答案】(1)教育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直观性: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②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新颖性:课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④启发性: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⑤针对性:课件的针对性强,内容完整。
⑥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2)技术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