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之公共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纯公共物品

【答案】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纯公共物品具有四个特性:

①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②自动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④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严格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

二、简答题

2. 为什么说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分别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答案】(1)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①平等原则

是指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获得的收入的比例,向国家缴纳税收,以供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之需。

②确实原则

是指各个国民应当完纳的税收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确实原则要求实现课税的确定性,以便纳税人在事前作出决策。

③便利原则

是指各种税收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给纳税者以最大的便利。

④节俭原则

是指税收的课征费用应当最少的原则,它要求一切税收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得的收入。

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市场和资本的基本要求,即尽量限制政府干预的“守夜人”国家理念是一致的,所以说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反映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根本要求。

(2)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提出了四项九日的税收原则:

①财政收入原则,包括充足原则和弹性原则两方面

税收收入应能充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且要有弹性,随着财政支出需要的变动而相应地增减。

②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和税种的选择两方面

a. 税源的选择要有利于保护资本即税本,税源应该主要是所得,而尽量避免对财产和资本的课税;

b. 税种的选择则应考虑到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③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两方面

a. 普遍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遍及社会上的每个成员,每一公民都有纳税义务;

b. 平等原则指税收负担应力求公平合理,主张采用累进所得税制,并对最低生活费用免税。 ④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便利、节省三方面

a. 纳税的时间、方式及数量等应预先规定清楚;

b. 纳税手续尽量简便,以方便纳税人;

c. 征收费用应力求节省。

瓦格纳的理论适应了当时国家从消极的“守夜人”到社会政策执行者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把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放到了突出的地位,所以说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反映了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3. 商品税类有哪此优缺点?

【答案】商品税,又称流转税,是指对商品的流转额和非商品营业额课征的各税种的统称。

(1)商品税的优点

①税收征管相对简便

商品税主要是对生产经营的企业课征的。相对于对个人课征的所得税而言,商品税的计算是较为简单方便的。

②收入较为稳定

与所得税相比,商品税的税收收入较为稳定。商品税只要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就要课税,因而不受或较少受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

③直接影响市场活动

商品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市场活动直接征税,纳税环节的确定、差别税率的运用、税收的减免等,都会直接影响商品和劳务的供需对比状况,促进或阻碍政府的产业政策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实现。

(2)商品税的缺点

①税收负担的间接性

商品税的纳税人经常与负税人分离,因此,其税负的承担者往往并不直接感受到自己是税收的实际交纳者,而纳税人只不过是整个税收活动的中介者而己。同时,负税人对税负增减的感受程度,也相对弱于所得税的负税人。增加商品税增加的是消费者的负担。

②商品税一般具有累退性质

商品税一般实行比例税率,纳税人的税负随着消费的增加而下降,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这是因为,同样的消费,穷人要用自己较大份额的收入去承担税负,而富人只要用其收入的较少份额就足以应付税收的课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穷人的税负重。

4. 加入WTO 对中国关税制度的影响如何?

【答案】加入WTO 对中国关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减免,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清理税收减免、统一税收、公平税赋、扩大税基不仅符合国际通行规划,而且也是真正发挥关税作为主要调节手段的必要条件。

(2)逐步降低平均关税水平

要根据我国经济增长和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分阶段的逐步调低关税。

(3)优化关税的有效保护结构

利用这一结构对不同行业的生产和不同层次的产品提供不同水平的有效保护。同时,对幼稚工业的保护应该强调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少甚至解除保护,

(4)进一步改进非关税措施政策

在进口配额管理方面,尽可能全面采取招标、投标制度。

5. 大学是否应该收学费? 如果应该,收多少才是合理的? 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在发展中都得到了校友强有力的支持,而在我国,目前校友捐款占大学经费来源的比例还较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校友捐款对政府支出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大学应该收学费

教育通常分为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年数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高等教育通常作为非义务教育。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社会保障体系还小够完善,社会福利也还没有全面普及,因此教育的成本还不能完全由国家来承担。我国教育部有关高校收费的第一条原则指出,坚持收费是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种补充,是由个人来承担的,但是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投资的主体仍然是政府。

(2)制定学费的标准有两个依据

①法律依据。《高等教育法》规定,学费不得超过培养成本的25%;

②按照世界通行的做法,学费大约是人均收入的10%~20%。

国家教育部规定:不允许以收费来代替政府的投入。

(3)世界名校得到校友的有力支持,而我们国家校友捐款占大学经费来源的比例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不同的大学管理结构造成的。

在西方国家,名校大多是私立,校友也对学校更有归属感。而在我国,大学在世界排名中并不高,名校归属感不强。校友捐款使学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可能减少政府的教育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