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汉语语法学的建立以_____的《马氏文通》的出版为标志。

【答案】马建忠

2.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______,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______。

【答案】快慢; 颤动幅度的大小

【解析】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3. 规范的简体字以《_____总表》为准。

【答案】简化字

【解析】《简化字总表》是我国最终进行汉字简化后的总表。它是国务院于1964年总结归纳而成,1986年重新公布时又对个别字作了调整,使简化字的总数增加到2235个,是人们学习简化字的标准。

4. 汉语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_____复句两大类型。

【答案】偏正

【解析】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偏正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正句即主句,是句子的正意所在; 偏句是从句,意义从属于正句。

5. “他踢累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他踢完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他踢坏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

【答案】主语; 动词; 宾语

【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累”是指向主语“他”的,“完”指向“踢球”这个动作,“坏”指向宾语“球”。

二、判断题

6. 简化汉字与繁体汉字都是一一对应的,如“车”和“車”。

【答案】错误

【解析】在汉字简化时,运用了类推简化、同音或异音代替、草书楷化等多种方法,有的是由一个繁体字简化成一个简体字,但是,也有两个繁体字共用一个简化字,例如“臓、髒”合并用“脏”,因此简化汉字与繁体汉字不都是一一对应的。

7.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答案】正确

【解析】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8. "5月20日报名截止”和“截至5月20日共有5人报名”中的“截止”和“截至”的用法是正确的。

【答案】正确

【解析】“截止”的意思是(到一定期限)停止; “截至”的意思是截止到(某个时候)。

9. 独体字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答案】错误

【解析】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10.语音的四种要素包括音长、音高、音色和音质。

【答案】错误

【解析】音长、音高、音强和音色(又称为音质)被称为语音的四要素,其中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三、单项选择题

11. 有的方言区的人不能区分[n]和[l],这两个音在这些方言区的语音系统里一般都属于( )。

A. 两个对立的音位

B. 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C. 两个发音相近的音位

D. 西个对立音位的条件变体

【答案】B

【解析】在这些方言区,处于同样位置上得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这里的[n]和[1]就都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所以认为它们属于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12.语言中发展演变速度最快的是( )。

A. 语法规则

B. 音位系统

C. 一般语汇

D. 基本语汇

【答案】C

【解析】语法、语音、词汇三者中发展速度依次为词汇>语音>语法。词汇分为一般语汇和基本语汇。在词汇中因为基本语汇具有稳定性、构词能力强、全民常用性的特点,新词产生首先进入一般语汇,所以语言中发展演变速度最快的是一般语汇。

13.“他喝了一杯苦酒”用的是( )。

A. 比喻

B. 比拟

C. 移就

D. 拈连

【答案】A

【解析】原句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用喻体“苦酒”来比喻受到的委屈和痛苦。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辞格。移就是指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拈连是指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

14.下列各词中附加色彩与其他词不同的是( )。

A. 大娘

B. 老大爷

C. 老头

D. 大妈

【答案】C

【解析】词义的附加色彩是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ABD 二项称呼都有尊敬的意味,而C 项没有,与其他项相比感情色彩不同。

15.从汉语发展史上看,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_____:

A. 同步发展,平行前进的

B. 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

C. 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D. 长期分离的

【答案】A

【解析】口语和书面语都是语言存在的形式,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语产生在文字之前,有了文字之后,书面语才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口语和书面语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