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627日语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2. 部首

【答案】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九、乃”的部首“丿”; 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两个部件。作部首的汉字部件,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

3.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他”。

4. 轻声

【答案】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例如“妈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妈、子、头、下”都读轻声。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二、简答题

5. 用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给下面一首诗注音(声、韵、调),并指出韵脚属于哪个韵部。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

6. 就下面两例谈谈排比和层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首都人民,全体中国人民,在白己的歌声中,表明了自己的要求,白己的愿望,白己的意志,自己的力量……

②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位老教师是怎样关心青年一代,关心教育事业,关心祖国的未来。

【答案】例①是排比,例②是层递。

(1)两者的相同点

①都有三个以上事物较整齐地排列着,例①是四个偏正短语并列,例②是三个动宾短语并列。②都有提示语,例①是“自己”,例②是“关心”。

(2)两者的不同点

①从形式上看,排比要求相同或相似,要求有共同的提示语,层递没有这样的要求。

②从内容上看,层递要求有层递性(递升或递降),排比没有这样的要求。

7. 比较下面各例的原文和改文,从词语的意义上说说为什么修改。

①原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改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工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杨朔《荔枝蜜》)

②原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爬,爬,爬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

改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攀登,攀登,攀登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

【答案】①原文中的“蜜蜂”是个大概念,它包括工蜂、蜂王(母蜂)和雄蜂,用“花精”供养蜂王的只是工蜂。改“蜜蜂”为“工蜂”,表意准确贴切,符合实际。

②原文中的“爬”,是比喻陈景润攻关所做出的努力。“爬”是手脚同时着地向前移动的意思,它的方向可以是向上,向下,向水平方向,表意不很确切,人物形象也不够高大。改“爬”为“攀登”,是特指抓住东西向上爬,用手“攀”,用脚“登”,生动形象,既从正面写出陈景润攻关时坚忍不拔的神情,又从侧面烘托了科研山路之险阻,高峰之巍峨。

8. “聪明”和“智慧”是一组同义词,二者有何区别?

【答案】(1)语法方面的区别

聪明:是形容词,具有形容词的特点,如受副词修饰,修饰名词,可以做谓语中心等等。

智慧:是名词,具有名词的特点,可以做主语宾语,可以接受形容词的修饰等。

(2)语义方面的区别

聪明可以与生俱来,但是智慧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我们可以说“一个小孩很聪明”,但不能说“他很有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3)语体方面的区别

智慧,书面语色彩比较浓。聪明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

9. 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 灿烂 沙发 孑孓 恍惚 婆娑 铿锵

扑克 涤纶 秋千 踟蹰 拮据 婀娜 腼腆

【答案】(1)双声词:仓促 孑孓 恍惚 秋千 踟蹰 拮据

(2)叠韵词:灿烂 婆娑 婀娜 腼腆

(3)音译词:沙发 扑克 涤纶

10.什么是汉语的音节? 音节结构分析的声韵调分析法来自何处? 有何特点?

【答案】(1)汉语的音节结构也是发音时喉头肌肉的每一次紧张度增而复减形成的。

(2)汉字的字音正好是一个音节,分析字音的术语来自我国传统的音韵学。

(3)汉语的音节指声韵结构,但必附有声调。汉语传统的字音分析法是反切上字表声母,声母在字音前段,可以是辅音,也可以是零声母。反切下字表韵母,韵母同时附有声调。声韵调分析法中,声韵结构是由音素组成,音素是音段成分。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是超音段成分。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字音不仅仅是声韵结构,每个字音都有声调。所以特别适合用声韵调分析法。这是汉语音节结构特点,也是汉语的特点。

11.什么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结构中某个单位(例如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词组去替换,结果可以使基本结构里面的项扩展成很长的多层套合结构,但作用仍等于原先的那个项。比如:

花红了

玫瑰花红了

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院子里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张三家院子里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我家隔壁的张三家院子里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