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649现代汉语理论及应用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分析题
1. 请分析“或者”和“还是”的异同。
【答案】“或者”和“还是”的辨析如下:
(1)相同点
“或者”和“还是”都是连词,都可以表示选择关系。
(2)不同点
①疑问句或者陈述句中有疑问语气的用“还是”,用于陈述句中表选择时具有“不知”的语义特点。陈述句中无疑问语气的用“或者”。
②“或者”表示在多种情况下选择时,可以相当于“有的”。如,同学们或者打乒乓球,或者下象棋,或者练武术。
③“或者”不表示选择,可以连接意义相同的两部分词。如,我们称呼他“王师傅”或者“老王”。
2. 对下面的结构做层次分析。
(1)三班的同学立刻跑步到操场集合。
(2)学习外语需要坚持下去。
【答案】(1)三班的同学 立刻 跑步 到操场 集合。
(2)学习外语 需要 坚持下去。
3. 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为下列结构注音,并分析其音节结构(分别指出每个音节的声母、韵头、韵腹、韵尾):
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梅 花 香 自 苦 寒 来
m éi hu ā xi āng z ì k ǔ h án l ái
mei xua
k ‘u xan lai
例字 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梅(mei ) m e i
花(hua ) h u a
香(xiang ) x i a ng
自(zi ) z
苦(ku ) k u
寒(han ) h a n
来(lai ) l a i
4. 下列句子有何不同? 请从组合与聚合的关系出发,分析“v 了三天了”中v 与句子意义的关系,并归纳动词(v )的特点。
(1)看了三天了。
(2)死了三天了。
(3)等了三天了。
【答案】(1)句子间的差异
“看了三天了”和“等了三天了”表示“看”和“等”的动作持续了三天,“死了三天了”表示“死”的状态持续了三天。
(2)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角度归纳动词的特点
①V 进入“V+了十时量短语+了”格式,时量短语表示活动结束后状态持续的时间。
②事件动词表示事件的情状,根据需要可以跟体助词“了”、“着”、“过”,或表示体意义的副词“正在”“在”等连用。无论事件处于起始阶段(如“开始”、“着眼”、“出发”等)还是终结阶段(如“结束”、“完成”、“灭亡”等),都具有延续的特征(表示终结意义的动词体现为状态的延续),因此往往可以跟时量短语连用。这样的V 后宾语缺省。
5. 举例说明歧义现象及语法组合歧义的类型。
【答案】(1)歧义现象歧义现象即多义短语现象,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称为多义短语。形成多义短语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结构有限而意义无穷,用有限的结构表达无穷的意义就会出现一个语言结构表达多种意义的现象。
(2)语法组合歧义的类型
语法组合歧义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①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如“学习文件”可以是动宾短语,也可以是偏正短语。
②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如“母亲的回忆”中“母亲”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 ③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可以是动宾短语,也可以是偏正短语; 同时“狗“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音节? 音节结构分析的元辅音分析法来自何处? 有何特点。
【答案】(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发音时,每一次咽喉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
(2)音素有两类:元音和辅音。汉语音节一般都有元音。鼻辅音可在音节开头,也可在音节末尾。英语一个音节里还可以连续两三个辅音形成复辅音。
(3)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来自于西方的现代语音学。这种分析方法属于线性分析,可用于世界各种语言,包括汉语。
7. 比较下面两个例子,说明文艺语体、科技语体的主要特点。
①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堰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千搓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
(朱自清《潭拓寺戒坛寺》)
②细菌有三种主要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但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小显著的过渡形态。
细菌的形体虽然如此之小,但各类细菌间,其体积的差别很大。最小的杆菌,长约0.5微米,宽约0.2微米; 一般杆菌为2X0.5微米。
(李杨汉《植物学·细菌》)
【答案】例①是文艺语体。它的特征是语言的描绘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努力追求艺术化。例②是科技语体。它的特征是语言表达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不追求艺术化。
8. 什么是修辞现象的词汇化现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1)修辞现象词汇化的内涵
修辞现象词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言语交际中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临时修辞现象,它是由偶用的修辞现象经过常用一固化一词汇化这一系列的复杂过程转化而来。修辞现象词汇化的产物是具有特定语言效果的新词新义。
(2)举例分析修辞现象词汇化
有些词语是通过修辞现象词汇化固定下来的,随着被广泛使用及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最后该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例如:
①刮风(比喻做事只是一阵子热闹,既不深入也不持久):要搞“厕所革命”,但不要刮风。 ②台阶(借指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大家的努力,销售部的业绩又上了一个台阶。
③天价(夸张为难以想象的高价格):两亿天价卖出婚礼播映权。
总体而言,由辞格词汇化固定下来的词语一般能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但已经不是一般修辞格的运用,因为其使用的是该词经社会成员约定俗称的固定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