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体育课的中和密度应是( )。
A. 越大越好
B. 越小越好
C. 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D. 练习强度小时大些好
【答案】B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按新的标准来划分学习目标和内容结构体系。其标准是( )。
A. 人体机能
B. 体育功能
C. 身体素质
D. 运动项目
【答案】B
【解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发展身心、培养个性、健康第一、自主锻炼,达到课内积极学习、课外自由拓展的学习效果。它打破传统分类方式,按照体育功能来重新划分学习目标和内容结构体系。
3. 根据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下次课应安排在负荷后,机体处于( )。
A. 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
B. 超量恢复阶段进行
C. 基本恢复的情况下进行
D. 复原阶段
【答案】B
4. 小强度间歇训练法采用强度一般为( )。 A. B. C. D.
【答案】B
5. 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 )的评价体系。
A. 全优发展
C. 全面发展
D. 自由发展
【答案】C
6. 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 场外性
B. 竞技性
C. 技术性
D. 基础性
【答案】D
7. 根据某个体育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制安排各个课次的教学文件属于( )。
A. 学年教学计划
B. 单元教学计划
C. 学期教学计划
D. 学时教学计划
【答案】D
【解析】学时教学计划,指的是根据单元计划的整体安排,在某一节课中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教学文件,是一节课的教学方案。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制订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学计划可以分为:超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 8. 学校体育校验的形式( )。
A. 集体备课
B. 体育教学方法
C. 体育教材内容的研究
D. 教学对象的研究
【答案】A
9. 直观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
B. 条件反射形成原理
C. 体育教学中生理和心理负荷变化的规律
D. 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A
10.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作为( )。
A. 教师指导
B. 组织措施
D. 休息时间
【答案】B
二、判断题
11.体育课的基本结构是依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来划分的。( )
【答案】
【解析】体育课的基本结构是依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来划分的。
12.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
【答案】
13.《学校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毛泽东。( )
【答案】
【解析】《学校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恽代英。
14.口令是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 )
【答案】
15.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答案】
【解析】练习密度是指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密度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等等。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并不是越大越好。
16.体育教师的教态,课堂纪律要求及教学情景的设置虽然都是知识、文化、道德信息的载体,但他们都没有写在教学大纲上,所以他们都不是教材。( )
【答案】
【解析】体育教师的教态,课堂纪律要求及教学情景的设置都是知识、文化、道德信息的载体,都可以作为教材。
17.竞技体育的成就是衡量体育强国的标志之一。( )
【答案】
18.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 )
【答案】
【解析】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为: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