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

A. 比纳

B. 高尔顿

C. 卡特尔

D. 铁钦纳

【答案】B

【解析】高尔顿率先研宄个体差异。他在自己的人类测量实验室内,利用仪器作人类学测量及心理测量。测量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拉力和握力、扣击的速率、听力、视力、色觉等,以研宄能力的个体差异。

2. 最早使用T 分数者是( )。

A. 推孟

B. 西蒙

C. 麦柯尔

D. 桑代克

【答案】C

【解析】T 分数最早由美国测量学家麦柯尔使用,T 分数的“T ”来自推孟及桑代克的人名首字母,以纪念他们对心理测量的伟大贡献。

3. 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来回答问题。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被称为( )。

A. 反应定势

B. 反应风格

C. 猜测应答

D. 默认应答

【答案】A

【解析】反应定势是受测者在测验中由某种心理定势引起的反应倾向,它使受测者作出与测验欲测的特性无关的歪曲反应。在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兴趣测验和态度测验等心理测验以及采用问卷法进行的心理研究中,反应定势是普遍存在的。

4. 以下关于常模团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常模团体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

B. 常模团体又可称为标准化样本

C. 常模团体需要随时间改变及时进行修订

D. 常模团体的样本越大越好

【答案】D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标准化样本。标准化样本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它只能反映当时当地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更,常模团体需要重新进行修订。标准化样本的规模要有适当的大小。

5. 从心理测量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七巧板”可视为( )。

A. 兴趣测验

B. 创造力测验

C. 态度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B

【解析】七巧板是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的一种拼图游戏,主要测量各种创新思维能力。

6. 16PF 适用于( )。

A.8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B.10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C.16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D.20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答案】C

【解析】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 )是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人格测验,可以测量出16种主要的人格特质,适用于16岁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及成人。

7. 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应排除( )。

A. 难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难

B. 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C. 答案混合排列

D. 依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编排题目与选项

【答案】C

【解析】测验题目选出之后,必须根据测验的目的与性质,并考虑被试作答时的心理反应方式,加以合理安排,其一般原则包括:

①测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②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③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列题目。

8. 测验题目的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是( )。

A. 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

B. 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

C. 难以维持被试作答的兴趣

D. 难度逐渐降低

【答案】A

【解析】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是先将各类测验题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排列,其难度则渐次递进。此种排列的优点是被试对各类测验题目循序作答,从而维持作答的兴趣。

9. 下列数据类型属于比率数据的是( )。

A. 智商分数

B. 反应时

C. 年级

D. 数学成绩

【答案】B

【解析】比率数据是指具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的数据,可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只具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反应时既具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属于比率数据。年级是顺序数据,指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

10.测验总分的分布呈负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 )。

A. 偏难

B. 偏易

C. 适中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测验总分的分布呈负偏态,则分数集中在高分端,因此,测验的整体难度较易。

11.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是( ),有时也叫常模表。

A. 转换表

B. 分布表

C. 对照表

D. 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