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多源流分析模型
【答案】多源流分析模型是指由约翰·W ·金登提出的,建立在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三种信息流的基础上,以研究模糊状态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为目标,为探索当代公共决策的规律、提高决策的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政策过程理论。该模型主要由垃圾桶模型、政策窗模型和多源流决策分析理论的扩展与修正三部分组成。
2. 抽样分布
【答案】抽样分布是指只要样本容量n 小于总体容量N ,总体中样本就不止一个。不同的样本有不同的统计量。其中任意两个样本的统计量相等的概率几乎为0。因此这些统计量也有相应的概率分布,比如均值抽样分布、标准差抽样分布等,这种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3. 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
【答案】(1)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或多或少具有下面两个特征的物品(或服务),包括的内容有:
①个人很难拥有排他性的占有和支配该物品(或服务)的权力;
②个体对该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一般并不或者很少会减少其他个体消费该物品(或服务)的可能性。与之相对,私人物品则是指那些基本上不具备上述两种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上述两个特征意味着,个体很难向那些消费这些物品的其他个体收取因提供这些物品而应当获得的合理补偿。其结果必然是降低了个体在提供这些公共物品方面的激励。这样,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或多或少地对公共物品具有需求; 另一方面,在没有市场之外的其他途径参与这些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市场并不能保证这些物品一定能够被生产出来。这显然意味着效率的损失。
(2)外部效应是指存在于市场之外而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如果发生在市场之内的某种活动,其影响范围超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即这种活动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市场之内,但其延伸部分扩展到了不存在市场的地方,那么,这种市场之内的活动在不存在市场的地方所造成的影响就属于外部效应。具体的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为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 支持联盟
【答案】支持联盟认为,分别探讨政治家、压力集团和行政管理者的作用根本就是离题的,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把政策过程看成是政策支持者的联盟。在支持联盟框架中,支持联盟一般是比
较稳定的,因为促使各个集团走到一起的,不仅是共同利益的驱使,也是共同知识和信仰使然。这些集团以他们的共同价值和信仰为基础加入政策的争论中,对解决方案进行竞争和妥协。
二、简答题
5. 探讨提高和改善政府绩效的途径和方法。
【答案】提高和改善政府绩效的途径和方法包括:
(1)牢固树立绩效观念。要提高政府绩效,首先必须打破旧的习惯,树立新的效率观念。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性,使得人人重视绩效,事事讲究绩效,让提高政府绩效的观念在政府机关乃至整个社会蔚然成风。
(2)明确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公共部门管理体制。合理的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是提高政府绩效的基本保证。建立合理的公共部门管理体制要求:在政府内合理划分权限,实现权责一致,界限分明;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部门组织。
(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实现公共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依法行政是保证政府管理畅通,提高绩效的基本前提。政府应以完备的立法形式、准确的执法手段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规范各种行为,促进绩效的提高。
(4)提高公共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公共管理者的素质是提高政府绩效的基础。无论是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政府绩效的高低都与公共管理者的素质优劣直接相关。因此,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高素质、专业化,是提高政府绩效的关键。
(5)促进政府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现代化。政府必须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善公共管理,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子传真设备等来处理公文、传递和贮存信息,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政府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另一方面要引进、消化、吸收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想,推行现代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政府事务的处理速度,从而为提高政府绩效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技术平台。
6. 简述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答案】学习型组织的积极倡导者圣吉(PeterSengc )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兢兢业业创造未来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断在学习与转化的组织,其学习的起点为组织成员、工作团体和整个组织。学习是一种持续性、战略性运用过程,并与工作相结合。学习的结果将会导致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并可强化组织创新与成长的能力。
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包括:
(1)系统思维(systematic thinking )。系统思维是学习型组织的精髓。系统思维要求认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认识事物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 认识事物发展的兴衰循环原理; 破除二分法的价值思维习惯; 把握动态的系统反馈; 培养整体的思考习惯。
(2)自我精进(personal mastery )。学习型组织要培养个人自我挑战的胸怀,专注于内在抱
负和需求; 从失败中学习; 要有摆脱逆境,越挫越勇的信心与斗志。
(3)改变心智模式(mental model )。组织应改变传统的权威关系; 领导应敞开胸怀,接纳异议,调整刻板的心智模式; 而组织上下在开放互信的环境中,迸发出集体智慧。
(4)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 dvision)。组织应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建立在组织成员的期许基础上,共同愿景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共同愿景应有进阶指标。
(5)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通过团体成员间的对话和讨论,促进团队学习。
7. 简述改善行政机关服务品质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改善行政机关服务品质的标准有:
(1)可靠性。即民众在第一次提出要求时,机关是否能立即提供正确无误的服务; 能否遵守对民众的承诺; 能否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民众的服务。
(2)回应性。当顾客需要服务时,组织能否提供便捷、迅速而亲切的服务; 能否全力配合民众时间上的紧迫性。
(3)能力。机关人员是否具备执行职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月民务通道。机关服务民众的通道是否通畅; 民众能否非常方便地与机关打交道; 机关的服务时间和服务地点是否方便民众。
(5)服务礼貌。机关人员在提供服务时,是否彬彬有礼、和蔼可亲; 是否尊敬、体贴、善待民众。
(6)沟通。机关人员能否耐心地听取民众的陈述; 能否充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能否详细地向民众说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尽力为民众解决问题。
(7)可信度。机关人员的行为表现是否让民众信赖; 机关人员能否处处以民众的利益为先; 机关能否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8)安全感。政府应提供给民众安全、自由的环境,能够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与隐私权不受侵犯。
(9)善解人意。政府机关应了解、悉知民众的愿望,全力满足民众的需求。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做到视民如亲。
(10)有形性。即服务过程中的外观。即机关的硬体设备是否适用; 行政人员的衣着仪表是否美观得体。
8. 简述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的十大角色。
【答案】明茨伯格对管理者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他通过大量的、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结论:一个管理者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和工作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的工作、信息方面的工作和决策方面的工作。而在每一类不同的工作中,他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有十种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具体包括下列三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