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欧阳修是历来一致公认的北宋文学大家。在文、诗、词、赋的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在诗论方面亦颇有建树,其中尤值得称道的是,其熙宁四年——五年(1071——1072)间退居汝阴时所作的《六一诗话》,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评论专著,开宋代诗话繁盛面貌之先河,在我国诗歌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史上,《六一诗话》曾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对其全面系统的研究却未免相形见绌。本文在继承一些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就从多维向度对其进行研究,对这一特定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再评价。
本文分四章。第一章对“诗话”的含义和文学渊源进行了探讨,对理论界存在纷争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著作”这一结论是正确的。第二章对《六一诗话》产生的条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六一诗话》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条件、文学条件,及作者的创作经历,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诗话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是历史的必然。第三章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对29则诗话进行梳理,分别从八个方面进行概括欧阳修的诗学思想,从而认为《六一诗话》是并非杂乱无章的,而是包含者丰富的诗学思想和严密的理论体系的一部诗学专著。第四章对《六一诗话》的价值和贡献进行了总结。
文中通过对《六一诗话》多维向度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六一诗话》是一种新的随笔、漫话式的诗歌批评体裁。虽然没有完整的体系,却时时闪烁着欧阳修的真知灼见。《六一诗话》创造的这种独特的文学批评语言,少了传统文论的说教气,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因之《六一诗话》问世后,仿效者云集,使诗话发展成为中国诗歌评论的主要形式。
《六一诗话》共29则,从诗学思想而言,《六一诗话》体现了欧阳修作为史学家所特有的史学精神和独特的诗学批评视角,包含了丰富的诗学思想:即理性分析和审美感悟有机结合的诗歌批评方法;在创作论上,主张“穷而后工”强调诗歌是生活的反映;提倡提倡意新语工,即诗要推陈出新,语义新颖,词句工巧,既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又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批评“浅切”,反对“浅率粗俗”,对宋初诗坛的浅易之风进行批评。作为史学家,欧公具有史学家特有的实录意识,特别重视史实的真实性。提倡“事信”,主张事理真实,要求艺术的真实应与生活的真实相一致,他反对只求好句而不顾事理真实与否的诗作。出于史学家的一种本能他为文学史上那些又佳句而又死后不久即湮没不传于世的诗人人立传,使他们在诗坛不致使人遗忘。同时注意从诗歌中去探求史传中未记录的历史事实,通过诗歌来弥补历史之不足。在具体的诗歌批评和审美鉴赏方面,欧阳修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要求诗人能写出自己的个性特色。
《六一诗话》的问世,改变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走向,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是一座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