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前我国高中生普遍存在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搭配不均衡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低,健康意识淡薄。即便如此,但大多数学生态度积极,求知欲望强烈,愿意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健康知识,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密切相关。目前高中生物新课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授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生物课程内容本身包含大量的健康知识,具有独特的渗透健康教育的学科优势。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之一;同时,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生物学相关知识的理解。
本文通过对人教社出版的“生物”教材分析,共10章20节的内容涉及健康教育,通过分析归纳出健康教育与生物教学的结合点,联系实际生活以及学生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其中课内渗透方法有:(1)课堂讨论;(2)图片、视频的展示;课外渗透方法有:(1)课后作业;(2)知识讲座;(3)课外实践。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文献法、调查访问法、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笔者所在学校高二年级中随机选取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教育,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常规授课。通过将近一年的实验明显可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健康知识更加丰富,健康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态度更加端正,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与对照班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不仅对中学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至关重要,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