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图形,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凝结着人类特有的民族情感、文化内涵、审美特征和思想意识。在艺术设计中,圆形是一种简单明了的平面图形,圆球是所有形体中最简明的物体。然而这看似寻常的形体,却饱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圆在我国的设计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以及宇宙意识,甚至说是中国人心中的审美图腾。圆及圆形的艺术并非是以固有的意识形态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实用性,到奴隶社会商周礼天器具的象征性,再到封建社会,当今生活中纯粹的装饰性,圆被用于不同的艺术载体中。“圆”在社会中职能的转变,说明了其在意识形态中的不断变化。对圆的研究,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都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见解,或偏重于文化意义或偏重于哲学意义,而从艺术设计学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则相对较少。
本篇论文将从“圆”这一特殊的形式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研究。笔者试图对“圆”进行溯源寻本,挖掘其在古代的发生发展变化。通过收集资料、翻阅文献等,对“圆”的形式进行了梳理总结。圆形的艺术观念与中国的社会制度、古代哲学等有密切的关系。本论文的重点在于从设计学和美学的角度分析圆形的形式美特征,论文中,对圆的造型风格、形式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了剖析。最后通过圆形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来分析论证圆形的文化内涵。圆无论何时何地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圆形蕴含的特有的设计语言,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了解“圆”的魅力,挖掘其内在的艺术生命力,从而丰富现代艺术设计语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