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作为一位极富天赋的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运用灵活而又多变的写作手法来叙述小说故事。《美国牧歌》(1997)是菲利普·罗斯的一部后现代小说。菲利普·罗斯将反犹太主题转向了犹太传统文化同浮华美国社会的冲突。小说时间从二战后早期犹太人在美国定居到20世纪70年代,几乎跨越了半个世纪。许多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如越南战争,水门事件,恐怖爆炸。小说人物如梅莉的表现恰似真实历史人物---通过激进行为反对越战。另外,作者运用了些后现代的写作手法,如蒙太奇,戏仿。在菲利普·罗斯的作品当中,历史是被重构的。这些特点同新历史主义的“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相吻合。
这篇论文将运用这个理论去发掘菲利普·罗斯的文本同美国文化的联系以及他是如何运用独特的手法来塑造美国历史的。
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引言。这一部分介绍了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首先将对作者,代表作和他的贡献做出简要介绍; 接着将对《美国牧歌》的情节做出介绍; 第三部分是《美国牧歌》国内外研究状况;第四部分将对论文的布局做出概述。第二章将对新历史主义诗学做出介绍。着重说明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史蒂芬.格林布兰特和路易斯.蒙特洛斯以及他们的理论。“本文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将重点解释。接下来是有关于对菲利普.罗斯在《美国牧歌》中的新历史主义倾向。第三章是《美国牧歌》文本的历史性。第四章是历史的文本性。最后一章是结语。通过运用新历史主义分析《美国牧歌》,二战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历史事件被重新审视。菲利普.罗斯个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和他独特的写作手法将会被更好的理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