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互动
【答案】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
2. 戏剧论(戈夫曼)
【答案】戈夫曼的戏剧论是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一种观点,他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在《口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他指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在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创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戏剧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3. 目的(工具)合理性
【答案】工具合理性行动是韦伯在分析社会行动的类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又称目的合理性行动。它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
,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的行动。 作为“手段”
4. 城市建设
【答案】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和政府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从而全面提升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和永续发展。
5. 总和生育率
,又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答案】总和生育率(TFR )
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般指15~49岁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总和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是在度量分年龄组生育率基础上计算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它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标准化指标。其计算方法为:总和生育率。式中,GFR 表示一般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一般生育率反映育龄妇女年平均生育水平。
6. 集体行为
【答案】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人脱离或违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做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低的行为。它与“制度化行为”或“常规化行为”相对,而不是与“个体行为”相对。制度化行为是指接受稳定的、共同的角色期待指引的行为,又称常规行为。
7. “二元”社会结构
【答案】“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8. 单位制
【答案】单位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日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度是国家通过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层组织来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并通过这种再分配实现有效的政治控制的一种体制。靠着这一制度,全国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最高权威的特大的组织体系。
二、简答题
9. 韦伯对于科层制特点的分析。
【答案】(1)科层制的特点
第一,明确的分工; 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 第只,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量才用人; 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2)韦伯对其特点的分析
韦伯认为科层制是当代管理形式当中最纯粹、严谨、和稳固的管理形式。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一种只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十扰的组织管理形式,简直就像一架由人组成但并无人情味的、运转良好的机器,人只是这架机器上一个个性能良好的齿轮。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理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韦伯指出,在科层制内部,奉行的完全是形式合理的原则,即技术与效益的原则,严格排除任何技术以外的目的和价值。实际上,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总是服务于一定利益和目的的。比如,议会及政党领袖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就是这方面的例证。韦伯认识到,现实中不可忽视议会和政党的作用,他还注意到个别领袖人物的实际作用。在他看来,某种社会精英人物(领袖人物)往往能够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获得民众心理上的感召效应,被民众推举为首脑人物,从而影响国家
政治。在这里,韦伯把现实有效的政体形式视为某种代议制。现实的统治似乎包含有科层制与个人魅力型两个方面的因素。
10.如何理解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
【答案】(1)生活世界殖民化是指原本属于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问的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活动,被市场机制和科层化的权力侵蚀了。现代社会的困境的其中一个主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用哈贝马斯的话说,是“生活世界殖民化”。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病症。
(2)①哈贝马斯把这理性化过程分作四个阶段。在古代社会里,无论是符号意义层面或者是系统层面的创造,都是在亲族系统内进行的,因此,符号意义上的创造和系统创造两者同时在亲族系统里进行。这一种交换模式和活动慢慢地建立起一个社会网络,使得其他货物交换也变成可能。这些交换变得日益频繁,再加上一定程度上的分下,社会的结构出现了改变,不同功能的社会组织也相继出现了,并且也懂得利用资源有效地达至其目的。由于世代上的沿袭,出现了一些代表着权力的组织和家族。
就以上两种社会的情况而言,生活世界和系统并没有分开来,在这两种社会里,在具有神话色彩的世界观支持下,系统的发展是以生活世界里的符号意义做基础,这一个情况一直维持到政治权威的出现。权力机制跟亲族结构分离开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我们称之为国家。国家跟前两种社会另一个重要不同的地方,是神话色彩的世界观给语言结构代替了。也就是说,人民在日常和政治事务的共识是透过语言对话而达至的。在这种社会结构里,货物在市场上的交易由金钱做中介。慢慢地金钱变成了主宰社会的机制。
②系统和生活世界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系统的发展是要依靠生活世界赋予符号意义的。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的理性化过程,首先出现在生活世界的层面。人原本在文化各领域如科学知识、法律道德和艺术上浑然不分的情况由于生活世界的理性化而各自独立起来。人类意识到不同范畴和层次的事物是有其各自不同而相应的真假和对错的标准,慢慢地,以前对权威和“神圣”事物的崇拜和尊奉,开始改而为理性思维所代替。从另一个兔度看,人类在沟通、理解外在世界的事物、或者是作价值道德上的抉择时,只能愈来愈依赖自己的判断,权威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相对地减弱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程序或者是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变得日益复杂,人类似乎很难每事都只依靠自己的判断来解决了。
③从哈贝马斯的理论看,理性化的过程原本是以语言代替了传统信仰做沟通或调节人际关系的形态而出现。但这一转变却反过来加重了人类在日常事务上的负担,即人类在众多繁复事务里要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来做各种决定。这样也增加了人类沟通上的误解情况。
④以金钱和权力作沟通媒介一方面是可以调节更复杂的人类互动网络,但另一方面,人类对自己的很多行为缺乏全面理解,因而减轻其对自己行为责任上的承担意识。这一种以金钱和权力作为人类行为的整合机制,虽然最初是由生活世界理性化所促生或引发,但其后的发展却独立于生活世界的理性沟通模式以外。理性化的过程首先源于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由此而导致或促生了系统层面的理性化,但最后却出现了生活世界被系统殖民化的情况。
虽然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但在哈贝马斯看来,并不能由此就对人类的前景悲观失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