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鸭鸣报》
【答案】《鸭鸣报》是法国重要的政治性杂志,同时也是最具法国特色的杂志。1916年由莫里斯·马雷夏尔创办。马雷夏尔信奉无政府主义,为此刊起的名字,意味着它是一份敢讲大实话的刊物。该刊以讽刺性著称,并有巨大的影响力。它以独立经营的办报方针、辛辣的讽刺、诙谐调侃的语气、揭露丑闻的勇气、报道时事的严肃态度以及旗帜鲜明的立场,赢得了广泛读者的信赖,享有很高的政治声望。
2. 《读卖新闻》
【答案】日本的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1874年11月2日创刊于东京,创始人子安峻。初为市井小报,持“俗谈平话”的编辑方针,以刊载通俗小说为主要特色。办报方针是:“要敢于同左右两翼独裁思想作斗争”。《读卖新闻》(THEYOMIURISHIMBUN )是日本的第一大报,自1994年该报的日发行量突破1000万份后,1995年日刊与晚刊共发行1450万份,曾被《世界吉尼斯大全》列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近两年仍雄踞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订量百强”榜首。
3.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夕,是指1913年“_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一次革命”失败之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 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 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到1913年底,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4. 《哈拉雷宣言》
【答案】《哈拉雷宣言》是指1987年6月,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召开的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上通过的宣言,有一百二十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新闻部长出席了此次会议。该宣言呼吁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在传播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二、简答题
5. 传播制度中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1)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传播事业集中垄断的加剧,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如下方面:
①每个市民或弱小群体都拥有知晓权、对媒介的使用权以及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为垄断组织、职业宣传或赞助人而存在。
③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拥有自己的媒介。
④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2)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原因
①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直接而密切的联系。
②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媒介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产生了现实的媒介垄断。在具有排他险的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产生了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可供利用的传播资源缺乏的矛盾状态。
(3)评价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媒介的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性、社区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和平等性。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心理。民主参与理论是一种体制外的媒介规范理论,代表着社会公众的呼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共性广播、电视和社区媒介领域,该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美、德等国的一些地方规定,商业有线电视必须开设“开放频道”,允许一般受众自主参与。
6. 简述“一战”后法国报业的垄断化进程。
【答案】战后法国报业在新的起点重新兼并集中,最终形成垄断。具体说来,战后法国报业的垄断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
由于纸价上涨和经营不善,法国报纸数量和发行量连年下降。1952年,日报减至131家,总发行量减至960万份,退回到1914年的水平。一些实力较强的报纸却日益发达起来,为日后形成报团准备了基础。
(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
在进一步的竞争中,一些中小报纸逐步依附于大报,而成为其地方版,于是全国出现了_十多个区域性报团。其中最大的四个是:以《法兰西晚报》为中心的阿歇特报团、以《费加罗报》为中心的普鲁沃斯特报团、以《解放了的巴黎人报》为中心的阿莫里报团、以《震旦报》为中心的布萨克报团。
(3)70年代以后,报业垄断进一步升级,报纸间的联营兼并发展成为报团间的联营兼并。一方面,地区性报业垄断继续加强。另一方面,出现了埃尔桑这样的通过不断吞并其他报团而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