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81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近年本科生期末试题汇编

  摘要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 华莱士·格里利(HoraceGreeley ) 【答案】华莱士·格里利(HoraceGreeley )(1811-1872)是美国最著名的报人之一。帮助自由党人主编竟选州长和总统的宣传报纸,从而成为纽约自由党的三巨头之一。1841年4月10日创办廉价报纸《论坛报》。1854年他参与创建共和党,并帮助林肯入主白宫。美国历史学家高度评价((论坛报》,称它在废奴运动中的作用仅次于林肯总统。格里利赞成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拥护工会制度,曾任纽约印刷工会首任会长,注意职工福利和农民生活,反对墨西哥战争等。 2. “萨子一汤姆逊事件” 【答案】“萨子一汤姆逊事件”是《澳大利亚人报》和《监视者》两张报纸与英属总督达令之间矛盾激化的高潮。《澳大利亚人报》由威·C ·温特沃斯和罗伯特·沃德尔创办于1824年,是澳大利亚第一家不受政府检查的报纸。该报宣称追求报纸的独立和新闻自由,摒弃官方干涉。《监视者》创刊十1826年,由豪尔主编。1826年,新南威尔士士兵萨子、汤姆逊因开小差受到总督达令的严酷刑罚致死,《澳大利亚人报》与《监视者》公开报道了此事,并大力抨击总督的残忍。达令大怒,致电英国要求取消两报,并要求立法取消私立报纸,但未被通过,于是对报纸课以重税,并将豪尔投入监狱,引起各界抗议。最后英政府不得不撤销其总督职务,其所下命令也均无效。“萨子一汤姆逊事件”是澳大利亚历史上争取新闻自由斗争的首次胜利。 3. 《每周新闻》 【答案】《每周新闻》是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1621年创于伦敦,是出版商伯恩与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的,全称为《来自意大利、德国、匈牙利的每周新闻》,"News ”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被用于刊名。该刊报头印有“允许出版”字样,每期20页,外观似荷兰新闻书。内容按政府规定,只报导国外新闻,无国内政治新闻。 4. P2P 技术 【答案】P2P 技术又称为对等网络(PeertoPeer )技术,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P2P 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代表形式是软件。它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 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 结构中,每一个节点(peer )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P2P 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二、简答题 5. 简略叙述日本法西斯新闻体制建立的步骤。

【答案】在日本新闻史上,1936-1945年这段时期的新闻事业被称为“统制时代”新闻事业,也即法西斯军国主义新闻事业。日本法西斯新闻体制事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改造以往的新闻事业,逐步建立战时体制而完成的。

(1)确立政府情报机构

11931年9月,外务省建立了一个非正式的情报委员会,直属内阁领导,职责是就当时如何统一国内舆论、加强时局的宣传而向政府提出有关建议。

②1936年1月,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当局又正式成立了列入官制的“内阁情报委员会”。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内阁情报委员会易名为“内阁情报部”,有了更大的权限。内阁情报部起用了新闻界、经济界、文化界等各行业富有学识的民间人士承担报道和宣传的咨询工作,加强了原来的信息情报协调职能。

④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政府废除了内阁情报部,将类似的一些机构合并成为一个更大的专业职能部门一一内阁情报局,直属内阁首相管辖。它是日本政府当时负责全国战争宣传报道的中枢权力机关。至此,日本法西斯政府控制言论的宣传情报机构最终形成了。

(2)成立国家同盟通讯社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舆论开始不利于日本。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新闻机构之间的不同意见、不同报道也造成了对外宣传舆论的不统一。日本官方迫切地感到有必要成立一个国家通讯社,来统管、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1936年1月1日,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以联合社为主独自成立了新的通讯社即同盟通讯社。同盟社作为唯一代表日本政府的国家级通讯社全面控制了国内外一切电讯消息,在日本军部的支持下,该社不仅在国内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而且很快打入亚洲各国,扩大了在亚洲的势力。通过它,日本法西斯政府顺利实现了其旨在控制国内外通讯消息、统一国内舆论的意图。(3)制定言论管制法规

最重要的言论控制法规是1938年5月公布的《国家总动员法》第20条。该条规定:“政府在战时因国家动员所需,得以勒令对于报纸及其他出版物的记载予以限制或禁止。”可以说,后来出现的一系列新闻统制法规都以此项法令为依据。1941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新闻纸刊载限制令》。同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日,日本政府又颁布了《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临时取缔法》,将报刊的创办与发行由申报制改为许可制,并规定政府有关部门有权勒令报纸停刊。1942年2月24日,政府又公布了《战时刑事特别法》,扩大了战时犯罪、处罚的范围。这一切都是日本法西斯政府用以控制舆论,建立法西斯新闻体制的言论法规。

(4)对新闻界的控制和报业大合并

101941年5月,成立政府御用的报业团体—“新闻联盟”。1942年,该团体改名为“日本新闻协会”。

②1941年12月13日,依据《国家总动员法》第16条,政府公布了《新闻事业令》及实行规则。根据该《事业令》,新闻界成立了新闻事业协会,负责战时新闻事业的自我管理,并在报纸的编辑、经营、销售、用纸、资财的分配和记者的登记、培养等一切方面协助当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

③日本政府还对处于其殖民统治下的朝鲜、我国台湾和东三省的新闻事业实行统一管制,通过殖民总督或行政当局进行对口管理,或者分别纳入日本国内各大报系统进行控制。

6. 请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利理智的报道,并将’已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答案】(1)出处:这句话出自1947年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发布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媒介规范理论中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告提出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与公众承担一定责任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