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81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编辑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报纸版面
【答案】版面是各类稿件在媒体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媒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媒体视觉形象的载体。作为用户第一接触的对象,媒介版面对于读者、对于媒介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媒介版面既是传递新闻信J 息的最佳载体,又是媒介赢得用户的利器。
2. 发稿计划
【答案】发稿计划是报道力一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发稿计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
3. 版样
【答案】版样是指编辑在完成设计版面的准备工作后,在旧报纸或版样纸上画出的事先设计好的报纸版面。它是具体体现编辑的组版意图的蓝图。版样确定后,激光照排室就可以根据这张蓝图进行组版工作。画版样要求准确、清楚、迅速。准确是所画的版面大小和稿件的实际篇幅相符。如果两者相差很多,拼版就很困难。清楚是要把组版意图,包括各个细节都在版样上交代清楚,使拼版工人一看便明白。迅速是小能延误出版时间。版样一般是按照如下次序进行的:①先安排重要稿件,后安排次要稿件; ②先安排长稿件,后安排短稿件; ③先安排辟栏、专栏、围框新闻、图片,再安排其他稿件; ④先安排版面的四角,后安排版面的其他部位。
4. 周期性报道策划
【答案】周期性报道策划是指报社新闻采编部门对日常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规性策划。策划的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如按季度、月、周等进行的报道策划。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的优点在于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策划运作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这对于新闻媒介做好日常状态下的新闻报道,从而保证新闻媒介产品的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5. 版面设计
【答案】版面设计,又称为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大分支,主要指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对版面内的文字字体、图像图形、线条、表格、色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编排,并以视觉方式艺术地表达出来,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编排,使观看者直觉地感受到要传递的意思。
6. 版式
【答案】版式是指版面的基本形式,是版面在特定的报型中,通过版面区域功能划分及稿件布局结构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版式作为版面编辑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具有规范版面编排、指导日常版面编辑业务的作用。在办报实践中,版式变化需要慎重,它是报纸改版的一部分。改版既包括报纸内容结构的改变,也包括版面形象的变革。决定版式的最基本的要素有:报型、版心及基本栏设计,版面各区域的功能分布和稿件的布局结构。
7. 报道策划
相关试题:新闻策划(暨南大学2010, 2005研; 西南大学2007研; 云南大学2005, 2004研; 厦门大学2003研)
【答案】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它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8. 通栏标题
【答案】通栏标题是指书籍报刊上自左至右或自上而下贯通整个版面不分栏的大标题,这是标题中的“龙头老大”,强势作用至为显著,不可滥用。美国《华尔街日报》至今仅出现过3次通栏标题,分别用于报道珍珠港事件、海湾战争和“9·11" 事件,可见使用之慎重。
9. 稿件失实
【答案】稿件失实是指新闻稿件所写的内容不真实,即新闻所反映的客体缺乏客观根据,具有主观成分。新闻内容失实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新闻作品中基本事实不真实,即新闻作品中的“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符; 第_种是新闻作品中反映的内容不全面,所反映的内容不是事实的全部。稿件失实的表现形式包括虚构、添加、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幻影、假象等。
10.稿件的配合
【答案】稿件的配合是指根据稿件内容和实际需要,增发各种新材料,对原有稿件中的内容进行论证、补充和解释。配合稿件的目的在于: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加易读性。稿件的配合,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配评论、加按语、配资料。
11.模块式编排
【答案】模块式编排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版面设计。效果是独立成块,不与其他稿件交叉。从视觉美学的角度看,模块式编排还能够产生一种单纯而规整的美感,能尽量减轻阅读时的心理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版面上强调留白,这种版式符合当代白领读者追求简约、平和的审美习惯。模块化的功能是以信息单元化达到信息清晰化。它的优点在于便于快速撤换稿件,便
于快速拼版。
12.新闻标题的实题和虚题
【答案】新闻标题的实题是指叙述事实的新闻标题,着重表现具体的任务、动作和事件等。实题可以单独存在。虚题是指发表议论的新闻标题,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虚题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实题。
二、简答题
13.比较两家经济类报纸在受众定位、内容设置方面的异同。
【答案】《经济日报》与《经济观察报》同为经济类专业媒体,以报道经济生活为主要任务,以关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读者为自己的受众。但_者根据各自媒介功能的不同,又在这个笼统的受众定位、内容设置上做了进一步的细分。
(1)受众定位的异同
作为由国务院创办、中央宣传部直接管理和领导的一份报纸,《经济日报》向来定位为“中央级以经济宣传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报”,是党和政府关于经济信息最权威的新闻发布与宣传窗口。这样的媒介功能决定了《经济日报》的受众定位是:更加关注国家和世界经济贸易的宏观发展,时刻紧盯我国政府部门关于经济发展各种政策、路线和方针的变化,以此来保证自己日常的经济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相吻合的一个读者群。这个读者群的构成主体主要为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各大型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以及对国家宏观经济密切关注的人士。
而作为在竞争激烈的报刊市场上以财经内容为主要报道题材的一支新军,《经济观察报》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读者群,而是将读者对象层层细分、逐步筛选,最终把报纸的品牌明确定位于中国本土具备最令人心动的现实消费能力的高端读者,即有财富、有权力、有思想、有未来的青年工商企业者和有志加入经济领域的青年学生。
(2)内容设置的异同
作为中央级以经济宣传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报,《经济日报》更加侧重于内容的权威性、真实性、全面性与综合性,着重于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与行业发展多方面、多层次报道,既有新闻性消息,又不乏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它以综合性应对专业性,以全国性、全球性应对区域性,以原则报道应对大规模“信息批发”和“信息复制”,以新闻化应对杂志化,以权威和深度应对海量和时效。
而《经济观察报》拥有一个明显年轻化、新锐化的读者群,因此其内容不像传统的经济类报纸那样以报道市场和政府的某一动态为主,而是把更主要的报道力量延伸到和市场最前沿紧密相关的资本、产业、技术、管理、人才等多个方面,并联系政治和国际方面的相关点,直至将内容扩展到其主流读者群的生活方式上去。内容设置具有明显的时尚化、年轻化、个性化、新锐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