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学位]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 )。

A. 背面示范

B. 侧面示范

C. 镜面示范

D. 正面示范

【答案】A

【解析】背面示范是指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背面示范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

2. 重复训练法负荷强度应是( )。 A. B. C. D.

【答案】D

3. 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 )。

A. 流水依次进行

B. 条件不断变化

C. 每站联系无间歇

D. 能有效的増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答案】D

【解析】循环练习法是指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 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循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连续循环,练习内容多种多样,运动量、练习节奏和身体锻炼的部位比较容易调整。

4. 在体育教学中,安排循环练习时,各站开始采用连续完成练习的运动符合是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 )。

A.1/2

B.1/3

C.1/4

D.2/3

【答案】B

【解析】采用循环练习法时,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1/3开始练习,以后各站逐步增大运动负荷,但一般不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

5. “武举制”最早产生于中国的( )。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答案】C

【解析】唐武则天时,武举制正式建立,武举制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武举制是面向社会各阶层选拔武勇人才的方法,为历朝历代沿袭。

6. 为了培养团队精神,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 )。

A. 同质分组

B. 兴趣分组

C. 异质分组

D. 友伴分组

【答案】B

【解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的数量、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乐趣。 7. 我国对终身体育进行系统研究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答案】C

8. 我国“体育课”最早出现于( )。

A.1903

B.1913

C.1923

D.1933

【答案】C

【解析】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

9. 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増强体质的目的,在贯彻适量运动负荷原则时,必须遵循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把下次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在上次课后的( )。

A. 复原阶段

B. 超量恢复阶段

C. 相对恢复阶段

D. 工作阶段

【答案】B

10.下列( )著作中阐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A. 《忏悔录》

B. 《论教育》

C. 《爱弥儿》

D. 《教育漫话》

【答案】C

【解析】《爱弥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的问题。作者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 项,《忏悔录》卢梭的自传体传记,主要追述自己过去半个世纪的往事;B 项,《论教育》是叔本华的作品;D 项,《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作品。

二、判断题

11.某些体育教材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

【答案】

12.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而细致的工作。( )

【答案】

13.竞技体育的成就是衡量体育强国的标志之一。( )

【答案】

14.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教育过程。( )

【答案】

15.初级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体育课成绩的

【答案】 ( )

【解析】初级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体育课成绩的

16.在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要向固定器材附近靠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