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996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个2x2的
A.0
B.1
C.2
D.3
【答案】B 检验分析中,自由度是( )。
【解析】两因素列联表自由度与两因素各自的分类项数有关。设R 为每一行的分类项数,C 为每一列的分类数目,则自由度为df (R-l )(C-1)。
2.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
B. 二列相关
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D. 点二列相关
【答案】D
【解析】二列相关,适用的材料是两列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其中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为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
3. 下列几个点二列相关系数的值,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
A.0.8
B.0.1
C.-0.9
D.-0.5
【答案】C
【解析】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表示相关的强弱程度。绝对值越大,相关强度也越大;绝对值越小,相关程度也越小。
4. 与正式施测的时限相比,对新编制的测验做试测时的时限应( )。
A. 减半
B. 较短些
C. 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预测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以便每一受测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5.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反应时作为因变量指标来测量被试的( )。
A. 态度
B. 性格
C. 气质
D. 行为习惯
【答案】A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时由格林沃尔德(Greenwald )在1998年提出的,该方法以反应时为指标来测量被试对联合起来的两类词的反应,以此来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
6. 在唐德斯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 、B 、C 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简单反应时激的时间。选择反应时仅包括基线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包括基线反应时和分辨刺
包括基线反应时、分辨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因此,选择>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 反应时
7. 在回归方程中,变量X 和Y 的相关系数为0,将变量X 和Y 都转换成Z 分数。则此时回归方程与横坐标的夹角为( )。
A.0°
B.45°
C.90°
D.180°
【答案】D
【解析】在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具有以下的关系:
根据题意,r=0,则回归系数b 的值为1,此回归方程将是一条水平线。
8.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 )。
A.x 分布
B.t 分布
C.F 分布
【答案】B
【解析】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未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 分布。
9.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
A. 反应类型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10.如果要用实验确定20世纪末我国高考扩招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应该使用( )。
A. 非等组设计
B. 单被试设计
C. 含有控制组的时间序列设计
D. 时间序列设计
【答案】D
【解析】时间序列设计是指对一组被试或个体进行一系列周期性测量,并在测量的时间序列中引进实验处理(X ),然后观测引进实验处理后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并与引入实验处理X 前的一系列测量结果相比较,研究插入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高考扩招是全国的一项措施,影响是全国性的,不可能找到控制组,所以A 项和C 项不对。单被试实验的结果不足以推广到所有大学生,所以选时间序列设计,在高考扩招前后进行一系列的周期性测量来达到研究效果。
11.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应排除( )。
A. 难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难
B. 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C. 答案混合排列
D. 依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编排题目与选项
【答案】C
【解析】答案混合排列是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
12.有一名10岁儿童参加智力测试,他的心理年龄为12岁,其比率智商是( )。
A.83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