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小亮在这次的期末考试中,年级排名第25, 参加考试者共1000名学生,小明的百分等级为( ) 。
A.97.55
B.90
C.75
D.25
【答案】A
【解析】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公式,可得:
2. 在团体内,常模不包括( ) 。
A. 百分等级分数
B. 标准分数
C. 比率智商
D. 离差智商
【答案】C
【解析】常用的团体内常模包括:①百分等级分数:表示标准化样本中低于某一特定原始分数的人数百分比。②标准分数:按照分布的标准差来表示个体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③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实际上是标准分数的另一种变式。
3. 如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情况,最宜采用( )。
A. 选择题
B. 判断说明题
C. 简答题
D. 论文题
【答案】A
【解析】选择题适合于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再认能力。
4. 标准九分数是一种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个9级的分数量表。它是以( ) 为平均数,以( ) 为标准差的一个量表。
A.5;2
B.6;3
C.8;5
D.10;7
【答案】A
【解析】标准九分数是以5为平均数,2为标准差的量表。
5. 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 ) ,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A. 常模分数
B. 常模
C. 导出分数
D. 分数
【答案】B
【解析】测验常模简称常模即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即是常模分数的分布状况。常模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一个比较标准和基础。
6. 测验题目的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是( )。
A. 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
B. 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
C. 难以维持被试作答的兴趣
D. 难度逐渐降低
【答案】A
【解析】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是先将各类测验题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排列,其难度则渐次递进。此种排列的优点是被试对各类测验题目循序作答,从而维持作答的兴趣。
7. 关于使用心理测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测验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B. 慎重选择测验量表
C. 注意测验的保密性
D. 与被试者建立一般关系,无需了解被试者的情况
【答案】D
【解析】心理测验使用者要与被试建立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指的是主试和被试之间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一种关系。另外,被试者测验分数是其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等因素的函数,因此对被试情况的了解也是必要的。
8. 团体测验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第一个团体测验。
A. 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
B. 瑞文测验
C. 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
D.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团体智力测验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917年,叶克斯等提出用团体智力测验来选择士兵,以便迅速确定新兵的才能,把他们分配到适当的岗位上。在此之前,推孟的研究生欧提斯已提出将斯坦福一比内量表改成纸笔测验形式的设想。于是将其应用于军队,编制了陆军甲种测验。此后,又编制了适用于母语为非英语被试和文盲被试的陆军乙种测验。这两个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施测了近200万名美国新兵。
9. 信度系数(r )( )。
A. 当r>0.85时,可用于团体,不可用于个人比较
B. 当r>0.85时,可用于团体和个人比较
C. 当r>0.85时,不可用于团体和个人
D. 当r>0.85时,不可用于团体,可用于个人
【答案】B
【解析】信度系数的使用原则是对个人做出评价的信度要求高于对团体做出评价的信度要求,具体如下:0 既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团体。 10.艾森克人格问卷不包含以下哪个维度?( ) A. 外倾性 B. 精神质 C. 神经质 D. 宜人性 【答案】D 【解析】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宜人性是大五人格理论中的内容。 可用于团体,不能用于个人, 二、名词解释 11.画人测验 【答案】画人测验是一种测量儿童智力的方法。它施测方便,也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使用广泛。画人测验适用于4〜13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让儿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全身(无论男、女),在记分上不考虑儿童的艺术才华,只根据所画的体形生理特点完整、恰当与否以及服饰细节等评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公平性。画人测验的最初意图是用图画代表儿童的言语表现,了解儿童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后来许多研究发现,画人测验与推理、空间能力和知识的相关高,能有效测量儿童智能成熟程度及多种能力。但该测验在评分上较为主观,对于不会绘画及绘画水平很高的儿童都不太适用,因此,在使用时应当慎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