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大学计量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样本数据有哪几种? 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常用的样本数据有三类: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和虚变量数据。

(1)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例如20年全国的GDP 、各年的商品零售总额、年进出口总额等;

(2)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例如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2008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等;

(3)虚变量数据也成为二进制数据,一般取0或1,例如性别、身高是否大于165厘米等。

2.

在一项调查大学生一学期平均成绩

与每周在学习、睡觉、娱乐

与其他

各种活动所用时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如果这些活动所用时间的总和为一周的总小时数168。问: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而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说法是否有意义? 该模型是否有违背基本假设的情况? 如何修改此模型以使其更加合理?

【答案】由于模型中四个解释变量

而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说法是毫无意义的。

由于四类活动的总和为一周的总小时数165,说明四个解释变量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因此违背了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假定。

可以考虑去掉其中的一个解释变量,如去掉第四个解释变量

如这时,用新构成的三变量模型更加合理。就测度了当其他两变量不变时,每周增加1小时的学习时间所带来的学习成绩的平均变之和为168小时是固定的,因此当一个解释变量发生变化时,至少有一个其他变量也要发生变化才能维持总和不变,因而,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化。这时,即使睡觉和娱乐的时间保持不变,也可以通过减少其他活动的时间来增加学习的时间,而且这时这三个变量间也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

3. 什么是多重共线性? 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经济背景是什么? 多重共线性的危害是什么? 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危害? 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思路是什么? 有哪些克服方法?

【答案】(l )对于多元回归模型

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则称为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2)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经济背景是:

①经济变量在时间上有共同变化的趋势和经济变量之间较强的相关性;

②当模型中包含解释变量与其滞后解释变量时,由于解释变量本身前后期相关,也会产生多重共

第 2 页,共 27 页 ,如

线性;

③样本资料的限制,对于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作样本,以简单线性形式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往往存在多重共线性; 以截面数据作样本时,问题不那么严重,但仍然是存在的。

(3)多重共线性造成的危害及原因如下:

①当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时,模型的参数将无法估计,

因为参数估计量

将不存在;

②近似共线性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变大,从而不能对总体参数作出准确估计; ③参数估计量经济意义不合理,解释变量的参数不再反映各自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是反映它们对解释变量的共同影响,因而参数失去了应有的经济含义。

④当多重共线性程度很高时,的分母将变得很小,因此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将变大,相应的t 统计量值变小,显著性检验也失去意义,模型预测失去意义。

(4)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思路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检验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5)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主要有:

①利用逐步回归法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

②差分法;

③利用先验信息改变参数的约束形式、增加样本容量、岭回归法等减少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中的

二、计算题

4. 下列为一完备的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其中M 为货币供给量,Y 为国内生产总值,P 为价格总指数。C ,I 分别为居民消费与投资。 (1)指出模型的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先决变量;

(2)写出简化式模型,并导出结构式参数与简化式参数之间的关系;

(3)用结构式条件确定模型的识别状态;

(4)指出ILS ,IV ,2SLS 中哪些可用于原模型第1,2个方程的参数估计。

(5)以如下中国的实际数据为资料,估计上述联立模型。要求恰好识别的方程按工具变量法与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

第 3 页,共 27 页

【答案】(l )内生变量为M t 、Y t ;外生变量为P t 、C t ,、I t 和常数项;先决变量为P t 、C t ,、I t 和常数项。

(2)记简化式模型为:

由原结构式方程变换为以下简化式模型:

于是,结构式参数与简化式参数之间的关系体系为:

(3)用结构式条件确定模型的识别状态

结构参数矩阵为:

模型系统中内生变量的数目为g=2,先决变量的数目为k=3(包括常数项)。 首先,判断第1个

第 4 页,共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