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54微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
【答案】纳米比亚嗜硫珠菌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细菌。细菌呈球形细胞,阔度普遍有0.1〜0.3毫米,但有些大至0.75毫米。
2. 水体自净作用。
【答案】水体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水体尤其是快速流动的水体中的各种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例如好氧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原生动物对细菌等的吞噬作用,噬菌体对宿主的裂解作用,以及微生物产生的凝胶物质对污染物的吸附、沉降作用等对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3. 免疫应答
【答案】免疫应答指一类发生在活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免疫的系列反应过程。这是一个从抗原刺激开始,经过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使它们发生活化、增殖、分化等一系列变化,最终表现出相应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效应。
4. 伤寒玛丽。
【答案】伤寒玛丽,本名MaryMallon , 是20世纪一名美国女厨师。后因其周围陆续出现大批伤寒患者而使她被怀疑为传染源。经检验她属于一定健康的伤寒带菌者,可不断通过粪便排出伤寒沙门氏菌。由此她名留传染病史界,以望世人警惕带菌者的危害。
5.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答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慢病毒病,以全身免疫系统损伤为特征,
由于免疫缺陷,抗感染能力下降,以致发生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神经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6. 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auxoheterotrophs )。
【答案】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auxohetemtrophs )是需要从外界吸收多种生长因子才能维持正常生长的微生物。如各种乳酸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和原生动物等。
7. 反硝化作用。
【答案】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广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硝酸还原成
原成N 2的过程。
并进一步还原成乂的过程,因而把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也包括在内了。狭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亚硝酸还
8. 异核体。
【答案】异核体是指在同一真菌细胞中并存有不同遗传性状的核菌丝体。
9. 厌氧菌。
【答案】厌氧菌通常被认为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10.低频转导裂解物。
【答案】低频转导裂解物是指含有极少数局限性转导噬菌体的裂解物。
二、填空题
11.最先发现噬菌体的是_____,他在培养_____时在菌苔上发现了透明斑点。
【答案】陶尔特;金黄色葡萄球菌
12.艾滋病全名为_____,其病原体称为_____,英文简写为_____。
【答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13.按所含成分划分,培养基可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复合(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
14.病毒的外壳为_____,核心为_____,两者共同组成_____; 有些较复杂的病毒还含有包膜,主要由_____或_____组成。
【答案】蛋白质;核酸;核衣壳;蛋白质;糖蛋白
15.由于升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于_____消毒,特别是_____制品。
【答案】金属器皿;铝
16.病毒粒的对称体制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螺旋对称
17.ED 途径的四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葡萄糖经四步产生丙酮酸;有一KDPG 酶;2分子丙酮酸来源不同;产能效率低(1A TP/1葡萄糖)
三、简答题
18.试述核酸(DNA 和RNA )分析在细菌分类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意义。
【答案】通过核酸分析鉴定细菌遗传型,每一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稳定的DNA ,即基
因的成分和结构。不同种微生物间基因组序列的差异程度代表着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疏密。
(1)DNA 碱基比例的测定。DNA 碱基比例是指(G+C)mol%值简称CG 比,它表示DNA 分子中鸟嘌呤G 和胞嘧啶C 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值。
(2)核酸分子杂交法。按碱基的互补配对原理,用人工方法对两条不同来源单链核酸进行复性,以构建新的杂合双链核酸的技术,称为核酸杂交。
(3)rRNA 寡核苷酸编目。一种通过分析原核或真核细胞中最稳定的rRNA 寡核苷酸序列同
rRNA 甚至被称作细胞中的“活化石”,源性程度,以确定不同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谱系的方法。
用一种RNA 酶水解rRNA 后,可产生一系列寡核苷酸片断,如果两种或两株微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则所其产生的寡核苷酸片段序列也就越近。
(4)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对微生物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是当前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中掌握微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最佳途径,当今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仍以细菌为主,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较少。
19.根据突变的光复活修复作用、原理,你认为在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时,应注意什么?为了使被诱变的细胞能均匀地受到紫外线照射,你将如何做?
【答案】在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时应注意避光,以防光复活修复作用。一般在红光下操作,在黑暗中培养。在紫外线照射时,盛菌液的培养皿应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照射边搅拌使细胞能均匀受到紫外线照射。
20.试列表比较由EMP 途径中的丙酮酸出发的六条发酵途径、产物和代表菌。
【答案】由EMP 途径中的丙酮酸出发的六条发酵途径、产物和代表菌比较如下表。
表
2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 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合理调整?
【答案】(1)规律:在一般微生物的培养中往往以变酸占优势,因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的pH 会逐渐下降。pH 的变化还与培养基的组分尤其是碳氮比有很大的关系,碳氮比高的培养基,例如培养各种真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显著下降。相反,碳氮比低的培养基,例如培养一般细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明显上升。
(2)调整:调解pH 的方法分为“治标”和“治本”两大类,如下表: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