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海大学047,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大致内容。
【答案】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大致内容包括:
(1)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
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主要包括:
①预估理论
预估理论又称诊断理论,它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主要起到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人、情境与问题等,以选择合适的目标、目的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具体的实施原则。预估理论包含社会研究、问题分析、人格与情境的诊断,以及根据研究成果形成社会工作治疗计划或处理方法的程序。
②干预理论
干预理论是用来影响人格变迁、社会体系和生态体系的改良以实现社会工作目标的方法或模型。干预理论具体包含治疗原则、方案运作、变迁过程及效益评估等各个细目。通过干预而引起的变迁可分为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微观层次的变迁如个体行为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迁、群体生活的促进以及社区关系的改善等; 宏观层次的变迁如大型复杂组织的改变、社会改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一般而言,社会工作干预而达成的变迁更直接地表现于微观层次上。
③特纳在《社会工作治疗》一书中列出的社会工作理论;
④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型
托尼尔关于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概括,所涉及的主要是个案社会工作中所运用的一些理论、模型。实际上,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工作中也都有各自的适用理论与模型,如群体下作中的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交互(互动)模式、折中模式、社区工作中的地区(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区行动模式等。
(2)我对其所包含的大致内容(范围)的认识
①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是有关助人过程、方法的理论模型或实务模型,其目标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完成诊断、计划、干预、评估的任务。它是社会工作者用来达到案主人格乃至社会体系变迁的模型或方法。本节首先介绍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范围,然后通过社会工作的整个过程,结合前面对社会工作理论及社会工作价值的讨论,对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型做出概括性的、总结性的说明。
②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对于指导社会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工作的不同实务领域,如老年、儿童、残疾人、医疗、家庭、企业、社会越轨者、贫民等,社会工作者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方法和技巧。这些自然也是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木原则与价值基础。
【答案】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基础主要包括:
(1)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多种多样,核心是将病人作为人来看待,并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照顾服务,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纵观人类社会医学发展历史,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和匡世救国是医学的最高目标。
(2)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护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结合体。
①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的专业价值观和最高的职业道德是为病人和服务对象谋福利,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绝不利用工作之便做缺乏道德乃至违法的事,要严格保守秘密,尊重个人隐私等。
②美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的专业价值观承认个人在社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尊重服务对象与自己的工作关系并保守秘密,尊重个人和群体的差异,维护社会正义和所有人的最大福利等。
3. 简述个案会谈的技巧有哪些?
【答案】(1)沟通技巧
所谓沟通即是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它发生在一方向另一方发送信息时。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无时不与案主沟通,这需要熟练掌握沟通技巧,比如同感、。
(2)关系技巧
关系是社会个案工作助人的核心要义,如果工作者不能同案主建立起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帮助他。与案主建立和保持好的工作关系也需要技巧。它包括真诚和有同理心地回应的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及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
(3)过程技巧
社会个案工作者是通过一个过程去帮助案主成长和改变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有不同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
①接案和约定技巧。它包括同案主建立和保持工作关系的技巧,帮助案主和工作者对各自的角色有一个现实性理解的技巧,也包括培养案主对助人过程有一个初步承诺的技巧。
②评估技巧。它是指在会谈过程中收集与案主情境相关的资料,以便能实际地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要的技巧。
③签订契约技巧。这是指同案主订立工作的目标,并有能力清楚说出工作者和案主的责任的技巧。
④介入技巧。介入需要广泛的技巧,它包括执行、介入计划并协助案主达到目标的技巧。 ⑤检讨及终结技巧。它包括定期进行回顾和修订介入计划,以便客观地检讨其是否有效的技巧,及有计划地结束关系以帮助案主独立的技巧。
4. 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有什么特点? 应如何发展?
【答案】(1)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①工作领域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后,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工作内容涉及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不仅深受儿童欢迎,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②服务性不断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服务日益成为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青年团体创办的资助贫困儿童入学就读的“希望工程”动员了广泛的社会力量,使大批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青少年法律保护咨询机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相继建立,直接保护了儿童的权益,成为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社会化趋势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不仅儿童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工作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吸收了广泛的社会力量加入,民间个人的儿童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显不出勃勃生机。有巨大社会影响的“手拉手”互助活动,广泛动员了社会力量。城乡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康少年儿童和残疾少年儿童等全方位的“手拉手”,使儿童教育成为一项社会性工程。社会化已成为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
④儿童社会工作在中国不仅有传统,而且为政府高度重视,相信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发展。
(2)如果需要把现存的更多的儿童行政性工作,转变为更多的专业性的儿童社会工作的话,不妨可以尝试以下的改善:
①立足现有的行政体系,大力扶持非政府组织,利用非政府组织的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来为更多的儿童提供更多的丰富多彩的专业服务。
②强调在设立具体的儿童服务项目之前,先进行特定的服务对象的需求调查和评估,以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确保资源的更有效的使用。
③对现有的从事儿童工作的人员,尤其是在第一线从事少先队及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把现有的知识和儿童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理论以及方法、技巧进行有机的整合,以便能够推动他们更有效地帮助儿童解决困难和问题,更有力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论述题
5. 什么是尊重? 请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尊重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内涵。
【答案】(1)微观层面:对案主的尊重
①尊重案主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②让案主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
③让案主参与影响自身的决策。
④创造条件让案主自主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⑤尊重案主自决,相信案主拥有自我决定和作出选择的能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