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药典规定

C 干燥至恒重的标准溶液的标定操作如下:取120°

0.15g ,精密称定,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 溶解,再加KI 2g,轻摇使溶,加稀硫酸40mL ,摇勾,密塞。在暗处放置l0min 后,加水50mL 稀释,用

(1)为什么称取约0.15g 的(2)为什么在碘量瓶中进行?

(3)为什么加KI 后,需要在暗处放置l0min? 若放置时间过短,终点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滴定前为什么要加水稀释?

(5)为什么近终点时才可加入淀粉指示剂?

(6)加水50mL ,加KI2g ,加稀硫酸40mL ,用什么量器量取? 【答案】(1)有关反应如下:

若滴定使用的是50mL 滴定管,控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在30mL 左右,则应称取量为:

(2)KI 加入后,在酸性条件下就会发生上述的置换反应,会有大量的析出,因为具有挥发性,

为防止

的挥发,此反应需要在碘量瓶中进行。

必须有充分的反应时

给标定结果带

(3)因为置换反应速度很慢,为保证反应进行得完全,析出定量的

的质

标准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

剂3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即为终点。请回答

间。由于在光照射下,在酸性溶液中更容易被空气中的氧而氧化,析出过量的

来很大的误差,所以在暗处放置l0min 。放置的时间过短,置换反应不够完全,在以后的滴定过程中会不断地有析出,造成终点“回蓝”,使终点难以正确判断,从而影响标定结果。

(4)滴定前将溶液加水稀释,目的有两个:

①降低酸度;滴定反应需要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若不稀释,则酸度较强

,发生分解,而且r 也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是绿颜色的,当浓度很大时,颜色

的颜色变浅,为亮绿色,有利

②使被滴定液的颜色变浅。在置换反应中,

反应产物

第 2 页,共 27 页

较深,使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不明显,用水稀释后浓度降低,

于滴定终点的观察。

(5)指示剂如在滴定前就加入,

由于溶液中的大量存在,终点时不易立刻与

作用,使蓝色褪去迟缓而产生终点误差。

被淀粉吸附得很牢固,在近

(6)水50mL 和稀硫酸40mL 用50mL 量筒量取;2g KI用托盘天平量取。

2. 经典极谱法测定浓度范围是多少?影响其测量下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途径有哪几方面?

【答案】经典极谱法测定浓度范围:电容电流的影响;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途径有:

(1)降低电容电流,建立新的测量技术; (2)提高测量物质的利用率。

3. 配位滴定法中缓冲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在滴定过程中不断释放出

反应式为:

因此随着滴定的

进行,溶液pH 不断降低。为了控制适宜的酸度范围,保证滴定的准确进行,需加入缓冲溶液。另外,指示剂也需要在规定的pH 范围内使用。

4.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血清中的磷时,每次取样0.25mL ,分析结果如下。

甲:0.63mmol/L; 乙:0.6278mmol/L。试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案】因为取样为0.25mL ,是两位有效数字,通过计算后的结果最多也与此相当,所以甲的计算结果合理。

5. 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配制、标定和保存项?

【答案】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二,一是的挥发,二是所需体积(加KI 的目的是増加的溶解性;使存(浓度的

标准溶液,也可用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碱,

(中性或弱碱性介质)配制抑制细菌再生长。

标准溶液时,应用间接法配。称取近似于理论量的

再加入少量和杀菌)

使溶液呈弱碱性,以

溶于新煮沸并冷却了的蒸馏水中(煮沸除应过滤后再标定,或另配。标定时用基准物

①酸度0.2〜0.4mol/L;

第 3 页,共 27 页

影响其测量下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

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些事被空气中的

氧化。配制标

准溶液时,应用间接法,称取近似于理论量的碘,加入过量KI ,加少量的水研磨溶解后,稀释至

,贮存于棕色瓶内,于暗处保

减少碘的挥发)

的浓度时,可用已知准确

与橡皮等有机物接触后反应,遇光遇热浓度将发生变化)。标定

作基准物。

容液不稳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应重新进行标定,如出现浑浊或析出硫,

,标定反应条件:

②滴定,先用

与KI 作用时应在碘量瓶中进行,要在暗处放置一定时间,待反应完全后。再进行与KI 作用快,宜及时滴定;

,若KI 溶液显黄色或溶液酸化后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则应事

所致,不影响分析结

溶液滴定至无色后再使用;

③使用的KI 中不应含

④滴定至终点后,经5min 以上,溶液又出现蓝色,是由于空气氧化果。若终点后,很快又转变为蓝色,则表示反应来完全(KI 与标定。

6. 系统误差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的反应)应另取溶液重新

【答案】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单向性”、“可测性”的特点,主要由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引起.

二、计算题

7. 称取基准物

和KI 用待标定的

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 移取此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4.95mL , 求

溶液25.00mL , 加入

标准溶液的浓度

(还原

【答案】这题是典型的置换滴定法的例题。

等。

是强的氧化剂,、与滴定剂

剂)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确定的计量关系,因

的反应产物

8. 在用pH 玻璃电极测定pH=5.00的溶液时,其电极电位为极电位为

【答案】

9. 计算

【答案】

相当于FeO 的重量。 中含有2mol 的Fe ,

相当于已知电极响应斜率为

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电

计算未知试液的pH 。

所以换算因数应为:

由换算因数计算FeO 的重量:

10.计算0.10mol/L氨基乙酸溶液的

【答案】已知.

浓度。

由于c 较大,可用最简式计算:

第 4 页,共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