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投资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对以业绩评价的套利行为(PBA )会使套利受到限制这一观点,有哪些反驳意见?那么对于PBA 分析又有哪些意义?

【答案】(1)对PBA 的反驳意见集中在其潜在的实证意义上。

①尽管由于套利者业绩不佳,套利基金资产会减少,但由于时滞的存在,所以多数情况下,套利者可以维持其头寸,直到价格恢复,从而免于被市场淘汰。

②如果套利者分散化投资,由于所有的头寸不可能同时亏损,因而套利者可以避免被迫清算。

③那些有着相对长期优良业绩的套利者可能可以避免投资者撤回资金,在其他套利者将头寸套现时,他们可以进入市场并稳定价格。

(2)这些反驳都有一定道理,但是PBA 在定量分析上的意义仍然很强。

①时滞不会很长。因为很多套利基金都允许投资者随时自由撤回部分资金,这种撤资在套利者业绩较差的情况下会马上发生。

②如果可以将危机限制在某个市场上,则分散化投资是避免清算的好方法。

③在模型中假设所有的套利者对资金的敏感性是一致的,但事实上他们会有不同的敏感性。有些套利者可以获得不受PBA 局限的资金,因而可以在价格偏离价值时追加投入D 这类套利者可以抵消PBA 带来的影响。

2. 假设存在一个具有如下特征的投资组合(假设收益率由一个单因素模型决定):

假设你决定通过增加证券A 的持有比例来建立一个套利组合,请问:

(1)套利组合中其他两种证券的比例分别为多少?

(2)该套利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3)如果其他投资者也采取同样的投资策略,对这三种证券的价格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案】(1)设组合1表示在套利行为发生前投资者的证券投资组合,

的持有量占总投资额的比例,那么该组合的实际预期收益可以表示为:

即,

其中,其表示证券i 在证券组合中的比例。

假设A 持有比例增加至28%,新组合2的因素敏感性

=

第 2 页,共 20 页 表示组合中证券i 同时,

解得

(2)组合2的预期收益率

(3)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将会对证券的价格产生影响,相应地,它们的预期收益率也将做出调整。具体来说,由于不断增加的买方压力,被买入的证券的价格会上升,进而导致预期回报率的下降;而被卖出的证券,由于不断增加的卖方压力,导致其价格下跌和预期回报率上升。因此,由于増加A 证券持有比例,导致A 价格上升,相应地B 价格下降,C 价格上升。

3. 考虑噪声交易者因素后,资产价格将与CAPM 中的结论有所偏离。请说明噪声交易者的行为对资产价格确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噪声交易者的行为在很多方面影响到资产价格确定:

(1)使资产的均值-方差有效边界偏离于CAPM 中的水平,从而使特定的资产产生超常收益;

(2)使市场资产组合的风险报酬水平以及长期的利率水平产生过度的波动性,从而增加了超常收益的获得机会;

(3)在生产曲线的斜率和市场资产组合的风险报酬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从而增加了风险报酬提高的可能性;

(4)使期权价格隐含的主观波动性和其客观波动性之间的差距加大,从而增加投资的盈利空间。

4. 区分证券组合、有效组合与最佳组合之间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三者都是由不同的证券构成的集合。

(2)区别:三者的含义和包括的范围有所不同。

①证券组合为泛指概念,按照一定目的选择证券构成的集合称为证券组合;

②有效组合是按照既定收益下风险最小或既定风险下受益最大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证券组合,在马克维持组合模型中,由有效组合构成的为有效前沿;

③最佳组合一般指一个点,即对于特定投资者来讲获得效用最大化的有效组合,具体来讲,就是无差异曲线与有效前沿的切点。

5. 什么是对财富的时间偏好性?

【答案】财富的时间偏好性,即正常情况下存在把部分当期消费延迟到将来消费的倾向。在另一种情况下,财富的时间偏好性表现为有的人通过按揭等金融手段把将来可能的消费转移到当期消费,但是从整个社会资源的平衡 来讲,这种超前消费仍然需要有延迟消费的支持才可以实现,所以体现在社会经济整体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延迟消费的另一种形式。

6. 从迫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角度出发,分析如何安排当期消费与将米消费。

【答案】当从延迟消费角度去理解广义的投资时,我们就需要把握当期消费与将来消费之间的跨时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再投资的一般性条件,即跨时消费的效用要大于等于全部当期消费的效用。下而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解释当期消费和将来消费的权衡(trade-off )关系。

第 3 页,共 20 页

当期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的权衡

如图为两期跨时消费投资决策的预算约束线,想上个点代表不同的消费投资决策。然后,在约束条件下求解 效用函数的最大值。

Irving Fisher (1930)曾经建立了一个关于储蓄的标准两期微观经济模型: 假定个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并取决于当期消费水平,即:

其中,(t=l,2)表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水平;是一个固定的偏好参数,表示主观贴现率或时间偏好因素,用以测度个人消费的耐心程度。假设每一期的效用函数

数而且是严格的凹函数,即

r 代表第一期国际资本市场借贷的实际利率。令y 代表个人产出,消费的选择受一生预算约束

条件的限制, 即:

该约束条件说明消费的现值必须与产出的现值相等。

在等式(0.2)的约束下,求解等式(0.1)的最大化问题,可利用等式(0.2)替代等式(0.1)中的r ;,,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

这样,根据最优化条件得出的,即为当期消费和将来消费的权衡关系。

是严格的増函

二、论述题

7. 根据股息贴现模型决定的股票内在价值是否忽视了买卖股票的资本利得,为什么?

【答案】收入资本化法运用于普通股价值分析中的模型,又称股息贴现模型。

其中,D 代表普通股的内在价值;是普通股第t 期支付的股息和红利;r 是贴现率,又称资本化率。根据收入资本化法,卖出股票的现金流收入也应该纳入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

假定某投资者在第三期期末卖出所持有的股票,根据式(8.22),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应该等于:

第 4 页,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