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2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学者报》(JournaldesSavants )
【答案】《学者报》于1665年由德尼·德·萨洛(DenisdeSallo )创刊于巴黎,接受政府资助。主要内容是介绍法国国内外出版的新书,定期公布新书书目,满足了社会需要,深受读者欢迎,并成为欧洲许多同类刊物的楷模。创办初期是周刊,1724年改为月刊,并延续至今。
2. 《罗盘报》
【答案】《罗盘报》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报纸,也是印尼最重要的独立报纸,1965年由一个天主教团体主办,后摆脱了宗教倾向。该报谨慎地摆好政府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低调处理政府文件和观点,每天出16版,发行五十万份,居印尼各报之首。
3. 《铁嘴报》
【答案】《铁嘴报》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俱乐部的机关报,由修道院院长毛劳德·福适和记者尼古拉·邦维尔创办。该报秉承社会俱乐部的宗旨,宣传平均分配土地,限制过多财产,主张财产平均主义。社会俱乐部由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与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一脉相承。
4. 公民新闻
【答案】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 )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仟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为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 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了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
二、简答题
5. 日本“米骚动”期间报刊因言论而造成暴乱的前因后果。
【答案】1918年,日本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暴动。这次革命暴动最初是从渔村妇女抢米开端,各地一般也以抢米形式爆发,所以在日本历史上习惯地称为“米骚动”。
(1)反战示威及“米骚动”期间的报界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引起美、日以及其他一些帝国主义者的极端仇视,它们决定对俄国实行武装干涉,企图扼杀俄国革命。口本帝国主义决定出兵西伯利亚,打算用武装干涉俄国革命的战争,政府出兵西伯利亚的风声传出来,导致米价疯狂上涨。
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的日本人民掀起了要求“不干涉俄国”、“立即撤军”的群众
第 1 页,共 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