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方经济学1997(A)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中南财经大学
199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A 卷
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以哪些假设条件为前提?
2. 作出消费可能线(家庭预算线)的图形,并说明其含义和公式。
3.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1年以内。”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 简述总需求的含义及其构成。
5. 作图说明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作曲线图并分析说明在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可变的条件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趋势及其相互关系。
2. 根据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论述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答案部分
中南财经大学
199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A 卷
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以哪些假设条件为前提?
答:(1)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2)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作为前提的。在微观经济分析中,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模型的不同需要,假设条件存在着差异。但是,在众多的假设条件中,至少有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第一,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这个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经济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基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 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这一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的信息。例如,每一个消费者都充分地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一定商品量给自己带来的消费满足程度,掌握商品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等,从而能够确定最优的商品购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