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试析我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的历史经验——兼谈对当代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历史经验,养成教育,现代启示

  摘要



我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视对少儿进行道德伦理教育也即现在学者们提出的道德养成教育。所谓道德养成教育就是指从小培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生活习惯,使其言行举止规范化的教育。针对当前儿童在道德养成教育方面的失范现象,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因此,本文选择从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的历史经验入手,兼谈对当代儿童养成教育的启示,这对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引言部分指出我国当代儿童在道德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失范现象:教育观念上的重智育,轻德育、教育内容上的重物质,轻德行、教育方法上的重言教,轻身教、教育效果上的方式不当,效果差。据此提出了研究我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历史经验的必要性;第一章通过考察我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结古代少儿的道德伦理教育的丰富内容和历史经验;第二章从以人伦教育为目标、以纲常教育为准则、以孝悌仁爱为核心、以礼仪规范为基础、以修身养性为方法这五个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三章通过总结我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的历史经验,即强调早教、徳智统一的教育观念、重孝贵和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教育精神,从而肯定了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第四章揭示了我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当代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启示,包括要重视儿童的道德养成教育、道德养成教育应立足于日常生活、道德养成教育应注重方法、建立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为辅的教育机制,这对当代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进而提升我国当代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思想作为一种不同于儒家精英伦理的世俗伦理,以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以教育少儿如何做人为主要内容,在修身养性方面对少儿提出了一系列在道德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伦理规范。以传承儒家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我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以“孝悌”为核心内容,推崇以人为本、自强不息、重孝贵和的中华文化精神,信奉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观念。我国古代社会以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道德伦理教育为主要内容,形成的宝贵的历史经验不仅对当代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有重要启示,而且对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亦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文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华民族形成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我国古代少儿道德伦理教育的历史经验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道德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伦理思想智慧,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