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国际法学614法学综合1之《经济法》(1)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价内税、价外税
【答案】依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在征税对象的价格中包含税款的为价内税,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 税款独立于征税对象的价格之外的税,为价外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这种分类有助于认识税负转嫁和重复征税等问题。
2. 区域经济政策
【答案】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旨在改善一国范围内经济的空间结构所制定的公共干预的准则及所有的公共干预行为。区域经济政策是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产业布局政策,以实现产业布局结构的合理化,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缺陷,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总目标。
3. 市场监管关系
【答案】市场监管关系是指在国家进行市场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市场监管行为,是国家依法监督管理市场行为的行为,是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行为的一部分。市场监管关系是市场监管法的调整对象。
4.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答案】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两种认证制度之一。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准许企业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以证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
5. 政府采购
【答案】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以购买者身份购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二、简述题
6. 实行名牌战略的意义何在?
【答案】我国实施推进名牌战略的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具有重大意义。
(1)名牌战略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名牌战略与企业形象息息相关,知名品牌往往就是企业形象良好的具体证明。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名牌战略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改善,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助于名牌战略的实施,_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
(2)名牌战略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利用名牌无形资产的优势在投入阶段降低成本,如低价采购、低成本筹资等等; 在销售阶段利用名牌战略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名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当很好利用的有价值资源,其使用并不逊于有形资产的作用。
(3)名牌战略可以提高员工向心力。名牌战略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粘合剂。一个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内部组织管理中更容易统一意志,协调行动。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可通过名牌战略而培养提高。名牌战略还可提高员工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更能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4)名牌战略可以促进产品销售。在残酷的市场面前,谁能实现产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跳跃,谁就能占领市场。名牌战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可以让消费者日益认识到名牌的价值之所在,对名牌越来越情有独钟。经调查表明,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都高于非名牌的同类产品。
(5)名牌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名牌战略可以振兴一方经济发展,使地区优势得以发挥,并以名牌企业产品为核心,形成“互联网络”。凭借名牌产品的名气,提高地区知名度,树立地区形象,改善本地区内引外联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对企业而言,可以形成名牌产品系列,促进相关产品的崛起。
7. 简述我国投资主体及其投资范围的划分。
【答案】(1)投资主体
投资主体是指享有投资决策权利、具备资金筹措能力、享有投资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
(2)投资范围的划分
对于不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不同投资主体的不同职能,大致划分了不同的投资范围: ①公益性项目的投资由各级政府承担。公益性项目基本属于非营利性项目,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政府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扮演了双重角色,在投资主体体系中它是占主导地位的投资者,同时它又是社会投资的宏观调节者,其所承担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要求其应当承担起公益性项目的投资。这部分项目的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各级政府根据自己的财政资金状况各自承担投资责任。
②基础性项目的投资由各级政府通过成立的专业投资公司或企业法人作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并且鼓励和吸引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这类投资项目,一般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而且有的属于国家垄断性的项目,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大部分应由政府投资,但其中有一些具有经营性,要通过一定的经济实体进行,以利于将来管好、用好这部分投资项目,因
此,应当由各级政府授权的投资卞体单独或以参股、控股方式投资,投资主体是企业法人的,要对整个过程负责。
③竞争性项目的投资,政府不再承担,由企业法人投资主体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所需资金自行筹集,自负盈亏。企业投资主体是多元化投资主体体系中居基础地位的投资者,是市场竞争主体。自然人和外国人可以依法积极参与此类投资。
8. 简述反倾销的概念与构成倾销的要件。
【答案】(1)概念
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征收反倾销税。
(2)构成倾销的要件
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而使得另一国国内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受到损害的行为即为倾销。其构成要件有:
①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②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 ③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9. 我国税务登记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答案】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向税务机关办理书面登记的法定手续。
我国税务登记主要有以下规定:
(1)凡税法规定应当纳税的纳税义务人,都必须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资料起30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注册登记、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3)纳税人如发生转业、改组、分设、合并、联营、迁移、歇业、停业、破产以及其他需要改变税务登记的情形时,应当在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宣告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登记、重新登记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将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5)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
10.我国的会计监督体制如何?
【答案】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会计监督体制包括: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会计手续,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监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