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测验中不同维度或分测验的导出分数,绘制形成的折线图或柱形图称为( )。

A. 结构图

B. 碎石图

C. 剖面图

D. 茎叶图

【答案】C

【解析】剖面图是根据测验中不同维度或分测验的导出分数,绘制形成的折线图或柱形图。

,它的思路是将数组中的数按位数进行比较,将数的大小基本不变或变化不茎叶图又称“枝叶图”

,将变化大的位的数作为分枝(叶),列在主干的后面,这样就可以清大的位作为一个主干(茎)

楚地看到每个主干后面的几个数,每个数具体是多少。

2. 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 )。

A. 因果研究

B. 相关研究

C. 个案研究

D. 纵向研究

【答案】B

【解析】抽样调查揭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因此属于相关研究。因果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个案研究是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获得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纵向研究是发展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

3. 小明的母亲让孩子上午学习汉语拼音,晚上学习英文字母,结果小明经常混淆两者的发音。这一学习迁移现象属于(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高路迁移

D. —般迁移

【答案】B

【解析】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并非总是积极的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依据迁移发生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将迁移分为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低通路迁移指反复练习的技能自动化的迁移;高路迁移是指需要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去的迁移。从迁移发生的方式和范围看,迁移又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特殊迁移是某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直接对学习另一领域或课题所产生胡影响。小明经常混淆两者发音,说明存在干扰现象,所以属于负迁移。

4. 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是家庭的( )阶段。

A. 解体

B. 空巢

C. 稳定

D. 收缩

【答案】A

5.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考察词的类型(靶子词、非靶子词)以及辨别条件(高辨别、低辨别)对双耳追随效果的影响。研宄者将60名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名,一组既接受靶子词——高辨别条件的处理,也接受祀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另一组既接受非靶子词——高辨别条件处理,也接受非靶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

[1]该实验设计是( )。

A. 被试间设计

B. 被试内设计

C. 混合设计

D. 回归间断点设计

[2]辨别条件属于( )。

A. 被试间变量

B. 被试内变量

C. 额外变量

D. 无关变量

[3]实验存在的交互作用是( )。

A. 词的类型*辨别条件

B. 靶子词*非靶子词

C. 高辨别条件*低辨别条件

D. 词的类型义辨别条件*追随效应

【答案】[1]C[2]B[3]A

【解析】[1]一项实验中既用组内设计又用组间设计叫做混合设计。因此选C 。

[2]被试内变量即1个被试接受所有处理水平。因此选B 。

[3]交互作用指的是两个因素在对方的不同水平上呈现出的效应存在差异。因此选A 。

6. 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 )。

A.1〜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6〜12个月

【答案】D

【解析】6〜12个月的婴儿长时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认生”现象,寻找物体的能力增强,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

7. 在完成自由命题的作文时,一位中学生选择作文题目,确定写作提纲,并评价自己写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的智力是( )。

A. 经验性智力

B. 成分性智力

C. 情境性智力

D. 实践性智力

【答案】B

【解析】成分性智力阐明个体智力与其内在活动的关系,主要处理个体内部的心理关系,表现在个体的元认知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的认知活动之中,是个体对客体事物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题干中描述的是个体对自己智力活动的监控及计划作用属于成分性智力中的元认知成分。

8. 下列关于

A. 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 取值永远不会大于0

分布趋于正偏态

分布 B. 其均值等于其自由度 C. 随着自由度的增大,

【答案】B 【解析】分布其均值等于其自由度。

9. “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 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

A. 归属与爱的需要

D. 多个标准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组合所得的新变量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