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力资本

【答案】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为劳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的劳动能力,它一般表现为劳动者所具有和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特定职业技能和健康状况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发现传统的资本概念并不正确,忽视了“人”的因素及其生产能力的差别,进而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从新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己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至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与新增长理论密不可分。

2. 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数量的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所负责任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这种公司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公司形式之一。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1)设立简便。我国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1人以上,50人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除外)股东可分期缴纳认缴出资。

(2)不公开发行股票。

(3)多为亲朋熟人间组成的小企业,股东人数不多。

(4)公司机构简单,管理较为灵便。

(5)各国法律多规定其最低资本额。我国对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除外)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为人民币3万元。

3. 均衡

【答案】均衡是指某种事物双方力量保持一种均等的态势。经济学中的均衡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市场供给和需求两个变量相等; 二是指决定供求的各经济行为主体不存在改变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动因和能力。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非均衡则是绝对的、长期的。

4. 二元经济结构

【答案】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中比较发达的现代下业与乡村中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形成的一种经济结构。它主要包括两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地缘经济部门:

(1)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力低下、收入水平仅能维持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农村农业部门,其产值或劳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

(2)以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生产、劳动生产力较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但其产值或劳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不仅表现为产业的二元结构,而且地区也表现为二元性,既有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也有自然经济为主的地区。实现二元结构向单元结构的转移,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5. 对外投资

【答案】对外投资是指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国外进行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的经济行为。对外投资分为对外贷款和对外直接投资两类。对外投资是一国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主要有三类: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投资; 向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区进行投资;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对外投资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本国外贸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有利于开发国外自然资源,缓解国内资源短缺的困难; 有利于推动技术引进,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有利于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的范围和规模。

6. 市场经济

【答案】市场经济是指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具有有效性,可以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又驱使商品生产者不断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盈利,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市场或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又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具有盲目性; 二是具有滞后性; 三是具有浪费性。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单位行为主体化,市场竞争平等化,商品价格市场化,市场体系完善化,市场管理和市场行为法制化。

7.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答案】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种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也可采用相同的实现形式。任何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中,都有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如果发生变化,社会性质也就相应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却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即多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会因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而引起该种所有制本身性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试验和采用。

8. 民营经济

【答案】民营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条件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它的基本特点是:私人占有较多的生产资料,主要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和经营,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国家对民营经济应本

着兴利除弊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制定有关民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充分利用它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限制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方面。民营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服从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9. 自然资源

【答案】自然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并能为人们利用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自然资源可以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矿物资源四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源泉和条件。它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特点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2)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而且它对产品的性质、种类和数量影响很大;

(3)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4)自然资源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布局。

10.扩张性货币政策

【答案】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以此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旨在防止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衰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调整贴现率。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在经济衰退或即将进入衰退时,货币管理当局为了促使经济回升,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由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使货币供应量得到增加; 也可以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扩大放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此外,还可通过调整贴现率来降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票据再贴现,增加放贷。通过这些放松银根的扩张性政策措施,可以促使企业大量向银行贷款,并进行投资,从而有利于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复苏。

二、简答题

11.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民族产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对其负面影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答案】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具体形式有: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1)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

①正面影响:

a. 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

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有效弥补了储蓄一外汇双缺口。外国直接投资对增加国内投资与促进资本形成有显著作用。

b. 吸纳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