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由港
【答案】自由港是指一国(地区)划定的、置于海关辖区以外、外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设立自由港的目的在于利用自由港的特殊条件发展过境贸易,获取运费、堆栈费及加工费等。自由港一般必须设在一国或地区的海湾或港口及邻近的地区。自由港的范围可以是港口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整个港口或其邻近地区。在自由港所允许的业务活动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只允许对进入自由港的外国商品进行一些有利于销售的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对自由港的业务范围进行了扩展,允许引进外资,进口机器设备或零部件、原材料,在区内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产品出口,使贸易型自由港向经营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相比,自由港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比较高,但外商在自由港必须遵守该国及港区内的法律制度,否则将受到法律查处。
2. 粗放型经济增长力式
【答案】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和低效益。具体表现为:在宏观上,重实物量平衡,轻价值量平衡; 在生产上,重数量、速度,轻质量、效益; 在投资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深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是一种代价高昂的经济增长方式。
3. 国民收入再分配
【答案】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许多不创造国民收入的非生产部门虽然不创造物质财富和国民收入,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和稳定社会秩序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必须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把物质生产部门和提供服务部门创造的一部分原始收入,用于保证这些部门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之所以必须进行再分配,有下列原因:
第一,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
第二,加强重点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
第三,建立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
第四,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通过下列途径和形式来进行:(1)国家预算; (2)劳务费用; (3)价格杠杆; (4)银行信贷。
4. 自主创新
【答案】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 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自主创新的内涵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自主创新重在“自主”,即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把立足点从过多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 二是“自主”所寻求的是技术自主,而不是技术自立,是在开放的背景下自主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和进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而不是摒弃外部优秀技术资源,自我封闭; 三是自主创新只是手段而非目标。
5. 自由贸易政策
【答案】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取消或减少对进出口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以及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山经营,使商品、服务和有关生产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尽量公平、自由地竞争。18世纪中叶,经过新兴资产阶级长期的斗争,终于在英国确立了自由贸易政策。英国实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在当时也带动了其他国家接受并推行自由贸易,直至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才一度受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加上美国的大力鼓吹,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放宽了进口限制,在对外贸易中出现贸易自由化倾向。
6. 现代产业体系
【答案】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形成良胜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适应、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开放性、协调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现代产业体系己成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国际产业分工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发展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包括:人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7. 再贴现率
【答案】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作抵押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时的利率。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筹资,它可以把企业向它贴现的票据再贴现给中央银行
取得资金,也可以开出期票并用政府债券作担保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这样,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从而达到调节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当中央银行认为总需求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 反之,当需求过大,出现通货膨胀时,就提高贴现率,减少贴现数量,以限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抑制投资。
8. 直接调控
【答案】直接调控是指国家主要运用行政手段或指令性计划手段,直接针对每个微观经济单位而不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直接调抨方式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和速效性的特点,当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总量、结构或速度上的严重失衡和失常时,它能迅速有效地解决矛盾克服困难,使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恢复正常状态。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调控一方面容易忽视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从而压抑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其失去生机和活力; 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发挥甚至否定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很难达到有效调控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问接调控为主,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
9. 信息市场
【答案】信息市场是指以提供各种信息来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交换的场所。大多数信息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市场的特点,表现为:
(1)交易活动具有多次性。由于信息交易并不是让渡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因此,同一信息商品可以在其有效时间内多次、反复出卖。
(2)交换具有间接性。即需求者不一定通过直接交换方式获得信息,而是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获得信息。
(3)交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时间的推移和条件变化,其使用价值会失效。信息市场发挥着中介作用,是沟通产、供、销的桥梁,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
10.产业支持政策
【答案】产业支持政策是指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和鼓励什么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即通过信贷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相应的行政命令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包括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也将成为政府政策支持的对象。
二、简答题
1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案】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