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 摘要
一、简述题
1. 解释性报道兴起的原因和采写特点有哪些?
【答案】解释性报道又称背景新闻,是典型的分析性新闻,也是典型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新闻的特点,在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重点回答“为何”。
(1)解释性报道兴起的原因
解释性报道从20世纪30年代引起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解释性新闻己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报道方式。解释性报道兴起并发展的原因在于其重要性和特殊性。
自从20世纪30年代解释性新闻引起重视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解释性新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报道力式。日本著名新闻学者新井直之教授曾指出:“今后的报纸,解说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如果说,报业史的第一阶段是‘政论报纸’的时代,第二阶段是‘报道报纸’的时代,那么,今后即将到来的第三阶段就可能是‘解说报纸’的时代。”“解说报纸”时代,是以解说一一解释性报道为主的时代。这一切都说明,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想在解释性报道方面一显身手。
①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分析新闻事件的因果关系,是一个总体的通俗化处理过程。
解释性消息因其提供的是全局性背景,说明的是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自然界的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所以它可以使新闻更易理解,从而也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②解释性消息通过对信息的综合与梳理,可以有选择地为读者提供事件或间题的“全像”。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多如洪水。然而,它们往往又是支离破碎、不连贯的,令读者难以把握。面对这种情况,媒体有义务提示重点,并就某一事件、某一问题,对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发挥新闻信息讲解员的作用。解释性报道,包括解释性消息,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
③解释性消息探究事件或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发言”更富启迪作用,也更具建设性。
分析性消息的特点之一是主观色彩外化,言论功能较强。而解释性消息因其重点分析、解释“原因”、“为何”。所以,它可以集中、系统地进行事理或病理探测。换言之,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问题、说明问题,从而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出建议。
(2)解释性报道的写作特点
①要有大背景意识写作解释性新闻,记者必须善于调遣和使用大背景,即全局性背景。在这一点上,它与一般新闻中的背景有区别。一般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其地位大多为从属性,为说明、补允、烘托新闻事实服务。在解释性新闻中,背景性事实反客为主,新闻的焦点集中在背景分析上面,背景的任务不是解释新闻事件的某一部分,而是用来诊释新闻事件的整体,即“大背景”。大背景意识要求记者将新闻事件放到一定的历史之中去观察、分析它产生的必然性,这是背景选
材的大时空观。
②用背景事实自身的逻辑力量说明新闻事件产生的必然性
解释性新闻也应注意客观色彩。因此,它不提倡记者直接发表议论。解释性消息要求用背景性事实,用事实自身所显不出来的逻辑关系来说明问题。
③巧妙开篇,引人入胜
开篇一一导语,对于解释性新闻能否抓住读者,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解释性消息的基本特点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但是开头的切入方式却手法各异,具体包括:①立即开讲; 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③先将奇异的场景再现出来,以引起好奇,然后再进行解释。总之,解释性消息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需要从题材本身的特点出发,量体裁衣,精心运笔。
2. 新闻语言的特色是什么? 为什么白描是其主要特色?
【答案】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称为新闻语目0
(1)新闻语言的特色
①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新闻写作中所需要的语言,应是传播信息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根据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即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与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新闻语言的具体特色: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②有时代感
新闻语言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有时代气息:
a. 新闻语言是社会语汇最直接、最真实、最迅速、最广泛的反映,称它“领导时代新潮流”也不为过。
b.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通过有时代气息,包括传递出社会上最新流行的一些语言。
③新闻语言有不同的风格
新闻语言在符合总体要求,即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报道、不同的作者应该有不同的语言要求,或可写出不同的风格:
a. 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有所不同
消息的语言是一种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通讯可以也必须更多地调动各种修辞手法,更多地借鉴文学写作的技巧。通讯的语言比消息更形象、更丰富、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b. 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
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新闻事实,它的基调是不同的。在新闻报道中,有的题材或严肃或活泼; 有的题材或华丽或平实; 有的题材或欢快或凝重等。分清题材的基调,对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在写作中选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现新闻事实有着重要的意义。
c. 新闻语言风格还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
④“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白描虽是描写,但从形式上看,它与直接叙述没有很大的区别。白描是直接叙述和描写的高度统一,它洗尽铅华、质朴平实、透明度高,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进而突出事物的特征,即突出新闻价值,便于受众在快速交流中接受。
(2)白描是其主要特色的原因
①新闻语言本质上应该是传播信息、报道事实、解释问题、快速交流的语言,这决定了它是一种白描性的语言。白描虽然是描写,但从形式上看,与直接叙述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白描是直接叙述和描写的高度统一,符合新闻具体陈述事实的需要。
②“白描”式的语言洗尽铅华、质朴平实,透明度高,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进而突出事物的特征,即突出新闻价值,便于受众在快速交流中接受。
3. 通讯开头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答案】通讯开头成功的经验有:
(1)开门见山
这种开头与消息导语有类似之处:几句话概括叙述通讯的主旨,给人一种概貌式印象,使人产生阅读兴趣。
(2)突出中心事实,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无论用对比的手法还是转折的手法,这些通讯的开头突出了引人注目的中心事实,立即将悬念推给了读者,使人不得不看全文。
(3)突然插入记者截取的现场事态,有场景,有直接引语,有人物动作。
一开头便将尖锐的现场镜头摆在读者面前,一石激起,先声夺人。
(4)以寓意的诗歌故事开头. 然后迅速转入本题。
4. 简述描述型导语与新闻素描的区别。
【答案】(1)描述型导语与新闻素描的区别在于:
①描述型导语所描绘的景物、场面,只是新闻事实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部分,一个小插曲,它不是新闻要反映的全部内容,而新闻素描大多通篇以描为主。
②新闻素描一般也不用描述型导语开头。受题材限制,描述型导语不如概述型导语用得普遍。
(2)描述型导语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
①有趣,能以形象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好奇,令读者不能不读。
②能以情境感染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认识,再对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可以强化新闻的报道效果。
③用剪影的办法来写。描述型导语中的描写要以最精练的文字,三言两语勾画出事物或景物特有的状貌,不要挥洒。
二、论述分析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