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简讯
【答案】简讯又称简明新闻、短讯、快讯,是一种用最简洁最概括的言语报道事实的新闻文体。它一般不交代事情发生的经过和背景,没有多余的解释性的话,也没有导语,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和简短的文字,将事情的简要情况迅速地报道出去。简讯的篇幅非常精短,至多一两百字,少则几十字。简讯虽然简短,但并不代表所报道的消息份量轻或者新闻性弱,有时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事实,重大新闻往往也会以简讯的形式出现。
2. 骨干事例
【答案】一篇通讯必须有能够支撑主题的骨干性材料,又称骨干事例。即事实过程比较完整、事实意义比较突出又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主题的事例。骨干材料是通讯“说服力”的基础,是通讯主题能否成立的事实支柱,也是通讯内在逻辑的基本要求。它必须真实,必须带有权威性。在采写通讯的过程中,寻找骨干事例是中心的一环。如果找不到有说服力的骨干事例,或者骨干事例不多,则要考虑改变通讯的主题。
3. 通讯
【答案】通讯是指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一般而言,通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和议论色彩较浓等五大特点。
4. 融合新闻
【答案】“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是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融合新闻的理念最早是由芝加哥论坛公司和媒体综合集团两家媒体公司率先进行实践,这两家媒体为融合新闻的发展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
5. 新闻结构
【答案】新闻结构是指消息组织材料、安排内容的方式,是体现体裁特征的重要因素。多数消息包含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四个部分,一般按突出主要新闻事实和简明扼要、脉络清晰的要求
组织成有机整体。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结构、时序结构、逻辑结构、导引结构等形式。一条消息究竟采用哪种结构形式,往往是综合考虑新闻事实本身的联系、媒介的传播特点,以及更好体现报道意图等诸多因素的结果。
6. DEE 结构
【答案】DEE 是指描写(Deeoription}、解释(Explanation )、评价(Evaluation )oDEE 结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新闻写作的惯用手法,因此,DEE 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该结构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DEE 结构的新闻作品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②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 ③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④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二、简答题
7. 判断:就像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一样,“有偿新闻”有利于新闻事业的成长。
【答案】这种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有偿新闻是指企事业单位、组织、机构或个人以酬金或实物等方式报偿新闻机构,换取一定的新闻作品、版面、播出时间,为该人或该单位及其作品、社会活动进行宣传的“新闻报道”。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提供有偿的版面或播出时间,刊发各种形式的“含金”报道; ②混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大搞“广告性新闻”或“新闻性广告”; ③新闻从业人员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便利条件,接受企业提供的种种优厚待遇,甚至向被采访报道的对象索取现金、有价证券、实物或其他特殊待遇。
(2)有偿新闻的实质,是把新闻报道工作同小团体或个人的私利直接联系起来,搞钱权交易,把新闻报道异化为一种牟取私利的手段。这类新闻往往带有浮夸、虚伪的成分,损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损害新闻机构的客观公正的形象,不利于新闻事业的成长。中外正直的负责任的新闻单位都要拒绝、禁止和反对“有偿新闻”。
8.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答案】《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是指《大公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志趣》一文,提出了“四不”方针:
(1)“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 其害国者,纠弹之”。
(2)“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
(3)“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4)“不盲”,指不“随声附和’夕、不“评低激烈,昧于事实”,以此形成它的特色。“四不”方针体现该报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
9. 新闻人物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新闻人物主要分为两类:
(1)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
如解放军战士徐洪刚在公共汽车上面对歹徒的利刃挺身而出保护乘客,身负重伤。成为闻名军内外的“见义勇为”英雄。
(2)精英人物
新闻价值的要素中有一个要素:显著性。采写精英人物的目的,常常不是通过事迹彰显其先进观念或精神境界,而是因其成就、机遇的不寻常而关注其成功的原因,如报道他们的现代理念、超人的气魄和胆略、出众的才华甚至是难得的机遇等人生带传奇色彩的一面,与表扬先进、激励社会的典型人物报道有较大差别。
10.怎样才能增加新闻语言的清晰度?
【答案】新闻语言要求清晰。这里的“清晰”,不仅指文学语言所要求的“文字流畅,条理清晰”,它还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叙事、状物要具体形象、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这三个方面。
(1)具体形象
新闻报道用语就要讲究具体、形象,描写具体细腻一些,读者得到的印象也就真切一些。报道若是生动形象,那读者就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一般。新闻报道要给人一个清晰的印象,不仅要具体、真切,还要注意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在使用一些数字或报道一些深奥难懂的科技成就时,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
(2)简洁明了
在新闻文体中,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略有不同,消息比通讯更要珍惜笔墨,因为消息语言是一种具体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具体描写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抽象概括则是登高望远,顾及全局。
新闻语言要简洁,还必须注意剔除可有可无的词句,一句话最好只表达一层意思,宁用短句,不用长句,宁用简单句,不用复合句。
新闻语言既要具体形象又要简洁明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一个要铺陈,一个要浓缩,不太容易把握。但是只要明确具体形象与简洁明了都不是目的,它们都是为清晰地表现新闻事实这个目标服务的,抓住了这一点,就能大体上把握住具体与概括,详与略的分寸,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3)通俗易‘懂
影响新闻清晰度的另一块绊脚石是晦涩难懂。报纸的读者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各自的经历、阅历、文学素养都很不相同,理解能力亦有高低,在写报道时,也应注意到这个特点。为了“使每一个人都听懂”,在写新闻报道时要把那些普通人感到费解的专业性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