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626风景园林理论综合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池三山

【答案】“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在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三山象征着封建帝王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的梦想。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2. 明长陵

【答案】明长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其建成于明永乐二十二年,由巨大的宝顶、方城明楼和它前面的祭殿一一棱恩殿等组成。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为十三陵之首。

3. 永乐宫三清殿

【答案】永乐宫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永乐宫的主体建筑,因殿内供奉二清神像而得名。它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宫观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份清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平面中减柱甚多,仅余中央三问的中柱和后内柱。檐柱有生起及侧脚,檐口及正脊都呈曲线。殿前有月台二重,踏步两侧仍保持象眼做法。殿身除前檐中央五间及后檐当心间开门外,都用实墙封闭。斗一棋六铺作,为单抄双下昂(假昂),补间铺作除尽间施一朵外,余皆两朵。殿内壁画绘360值日神,线条生动流畅,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4. 西汉上林苑

【答案】“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在秦朝上林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其特点为:它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 苑内建筑就己知数量而言,分布及其疏朗,形成了集锦式布局; 它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生成期古典园林的全部功能一休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望天、生产、军训等。

5. 写意山水园

【答案】“写意山水园”指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林,其特点是以山水为骨骼,以诗情画意为表现形式。

6. 斋

【答案】斋是园林中幽深僻静处的学舍书屋,一般不做主体建筑。多指专心静修或读书的场

所,形式较模糊,多以个体出现,一般设在密林中,不甚显露。

二、填空题

7. “三山五园”的内容,“三山”是指_____、_____、_____; “五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为“三山”,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 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

8. 被号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的四个古典园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

【解析】中国四大名园说法源自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份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这四座园林因此而被称为四大名园,分别为:

①拙政园,名冠江南,胜甲东吴,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作品;

②颐和园,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园内山水秀美,建筑宏伟,是中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

③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园林,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④留园,在苏州间门外,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

9. 《_____》是中国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答案】花镜

【解析】《花镜》是我国较早的园艺学专著,阐述了花卉栽培及园林动物养殖的知识,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作者陈误了。《花镜》的问世,奠定了中国传统观赏园艺植物学的基础,对于观赏植物的园林布置艺术,从植物的群体布局到景物的巧妙搭配,都提出了高雅的设计方案,而这方面的内容恰是历代农书、植物典籍所欠缺的。

10.园林的布局形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11.计成在其著作_____一书中提出了园林造园规划的两个原则,一是_____,二是_____。

【答案】《园冶》; 景到随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解析】《园冶》是中国占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它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处理方面的问题。明末造园家计成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完成。《园冶》篇首提出两个设计原则:(1)景到随机:园林造景要适应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白的长处、避开短处;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给人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建筑的配置必须服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12.试写出唐代著名两座别墅园_____、_____。

【答案】平泉庄; 庐山草堂

【解析】平泉庄是唐代武宗时宰相李德裕所建的别墅。在唐东都洛阳城南三十里处。玄宗年间,这里曾是乔处于隐逸之所,后被荒弃,直到为李德裕所得,经数年苦心经营,渐为当时的名园。园基周围5公里,其间建台榭不下百余,有书楼、瀑泉亭、流杯亭、钓台之属。园中凿池引泉,模仿巫峡、洞庭、九派、十二峰之状为景。“庐山草堂”是元和年间,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在庐山修建的一处别墅园林,建园基址选择在香炉峰之北、遗爱寺之南的一块“面峰腋寺”的地段上,白居易贬官江州,心情十分恺郁,需要山水泉石作为精神的寄托。司马又是一个清闲差事,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到庐山草堂居住,因而把自己的全部情思寄托于这个人工经营与自然环境完美谐和的园林上面。

13.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_____。

【答案】避暑山庄

【解析】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由皇帝宫室、阜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14.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三种主要类型。

【答案】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宗教园林

【解析】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中历史最悠久。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气派豪华。以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私家园林主要在明末清初兴建于我国江南一带。私家园林多建于人口密集的商埠城镇,占地面积有限,但精巧别致,典雅秀丽,富有艺术情趣与创想。最负盛名的是拙政园。寺庙园林多建于幽深的山林环境中,藏而不露,清幽神秘。同时,寺庙建筑有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多有神佛造像,壁画、彩绘等宗教艺术的装点,使寺庙园林具有静穆超然的神秘气氛。

15._____的著名建筑工程典籍_____一书,总结了历代的建筑成果,是我国古代建筑营造史上最详尽,科学,最最系统的建筑学著作。

【答案】北宋李明仲; 《营造法式》

【解析】《营造法式》是北宋李明仲所著的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对于古建筑研究,唐宋建筑的发展,考察宋及以后的建筑形制、工程装修做法、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书中规范了各种建筑做法,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