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物理学科情感教育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激励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肯定的反映;从而达到以培养学生建立一种指向物理科学,稳定的、深刻的、积极的内心体验为教育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物理学科情感教育是2l世纪对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传统的物理教育中,情感领域是被忽视的部分。与有十分完整体系的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相比,情感领域研究无论从理论到实践上都远远落后。特别是对培养物理学科情感的教育研究,不仅数量少,而且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和量化评价方法,尚缺少这一领域的实验研究。本文旨在对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学科情感的教育目标、实施原则和策略,测量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在物理知识、技能的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建立一种指向物理科学本身的深厚情感;使物理教学更具有长效性;以符合二十一世纪对教育和人才的要求。实验研究的结果,将为物理学科情感教育科学有效的开展提供途径、目标和量化方法,提高物理学科情感教育的可操作性。本文分为理论研究部分和实验研究部分:理论研究部分分析了青少年的情感特点和学生物理学科情感状况。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揭示了影响学生物理学科情感形成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物理学科情感教育的六条原则:影响性原则、促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恒常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提出了学科情感教育的五种策略;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以及初中物理教材中情感教育的整体结构,参照克拉斯沃尔等人关于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情感教育目标的四个层次十二个亚层次;根据情感的特点提出了三角测量的方法,并依据提出的目标精心地编制了测验内容。实验研究部分是根据理论研究部分提出的目标、策略、原则和测量评价方法,通过10周的教学实验获取了前、后情感测量结果;前、后测学业成绩;课堂行为观察表及成功组、挫败组情感对照表等一系列数据资料,运用z检验、t检验、双总体比率检验、相关程度检验等多种教育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物理学科情感教育的效果。得出了以下结论:①物理学科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向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方式的发展。最显著的效果是物理课堂情绪结构的变化。但从“要学”到“会学’,仍需要较长的过程和正确的引导;②物理学科情感教育会极大地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学业成绩的提高:⑧物理学科情感教育对学生克服在物理学习中挫折感的消极影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④成功激励在物理学科情感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必须配合其它策略才能发挥最大功效;⑤物理学科情感教育可以改善“差生”的情感品质,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质。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在于:1、在国内首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物理学科情感教育的目标和测量评价方法,为物理学科情感教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2.开创了物理学科情感教育实验研究的先例,运用教育统计理论分析评价教育实验效果,其结果将会对物理教学理论的改革开辟一条新的途径。3.较系统地论述了影响学生物理学科情感的原因和物理学科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和途径,为学科情感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最佳切入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