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814评论写作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简述从事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答案】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理念。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真实性原则
①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是传达新近变化的事实信息,这决定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 ②新闻真实的内涵包括个体真实和整体真实。个体真实,又称事实真实,是指单个新闻必须确有其事,不能杜撰,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全部属实。整体真实,又称总体真实,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单一新闻能够反映同类事物和社会整体状况,不能以偏概全; 二是一系列新闻报道能够如实反映客观世界的总体面貌。新闻真实是通过个体真实来反映整体真实,个体真实是前提,整体真实是目的。
③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就是在保证个体真实的前提下,努力反映整体真实; 在兼顾新闻价值和媒介立场的同时,努力追求全面的、多角度的报道; 在说真话的同时,努力排除个人主观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在保证动态真实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常态真实和规律性真实。
(2)客观报道原则
①新闻报道是记者的主观意识对事物的反应,因而要尽可能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客观提示新闻事件的原貌,坚持客观报道原则。新闻的客观性是一个相对于新闻报道者的主观性的概念。新闻事实是发生于现实世界的客观事件,这是新闻的客观性。
②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报道者应力求排除主观成见或立场、情感因素的影响,忠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貌,追求新闻事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
③客观报道的主要手法:将新闻和评论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事实,评论阐述立场; 设计争议的问题,平等提示争议双方的观点和立场; 新闻中设计表态评价时,引用“第三方”言论,忌用“记者认为”; 明确交代新闻来源,表明记者报道是对新闻源信息的转述。
(3)平衡报道原则
①新闻报道涉及社会各阶级、各群体以及新闻事件当事人各力一利益,因而必须坚持平衡报道原则。平衡报道意味着新闻报道应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反映客观事物和客观世界; 意味着对新闻报道应公平地而不是偏颇地对待新闻当事人以及涉及对象各方。
②新闻报道的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新闻媒体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报道在整体上应该全面反映社会生活; 在报道同类新闻时,要兼顾事实的各种类型; 在进行新闻个案处理时,应全面展示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面貌。
③坚持平衡报道原则,有助于保障新闻报道的整体真实性,提高新闻的可信度; 有助于提高新
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有助于化解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矛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有助于新闻媒体预防新闻报道中的疏漏,减少可能引发的新闻官司。
2. 怎样认识非事件性新闻的特殊价值?
【答案】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空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非事件性新闻的日益增多在于其特殊的传播价值:
(1)以消息体裁报道非事件性事物,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的报道面。
教育的普及使人们对“大世界”更为关心,“信息欲”也更为强烈,单纯报道事件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媒体肩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信息的重任。非事件性消息报道内容的无限性拓展了新闻报道领域和范围,适应时代和读者的需要。
(2)非事件性消息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记者不但要对事件进行分析,而且要改变只关注已知事件、被动采访的做法,促使记者主动去采写尚未构成事件的社会问题。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促使记者主动寻找报道题材,在更广阔的领域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
(3)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具有“读物”的性质,有欣赏价值和“抚慰”作用。
趣味性、情趣是“读物”的主要特色,一部分富有人情味、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可以给读者带来精神的」偷悦。
(4)非事件性消息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由于独家新闻采访范围的限制,大量的非事件性报道,因其多是建立在尊重事实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策划上,便于智取,所以就成了媒体推陈出新,超越对手的有效武器。
3. 简述风貌通讯的分类。
【答案】风貌通讯的选材比较广泛。如果按内容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综合报道某个地区、某条战线的今昔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报道地方的新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是风貌通讯的重头戏。这种报道在综合性大报上尤其常见。(2)报道某地的风土人情,人的精神面貌。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迥然有别的风土人情,往往是足不出户的读者最感兴趣的题材。
(3)报道历史文化遗产,以景写情,睹物思人。重游中外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地,使人领略文化韵味,聆听历史的足音,启发思绪,陶冶情操。
4. 写作工作通讯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案】写作工作通讯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1)从全局高度选择典型事实
写好工作通讯,首先要胸有全局,明确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明确所采写的具体行业当前工作的重心以及履待解决的问题。然后敏锐而准确地抓住有典型性、有指导性的事实,来揭示矛盾,分析与解决矛盾。
(2)进入工作现场,运用活的事实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或问题
工作通讯要用事实说话,采访所得来的新经验、新观念、新问题,必须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事实传播给读者。这些具体事实如果不进入工作现场是很难发现的,也很难在写作中如实地生动地再现它。因此,写作工作通讯强调到现场去,到实际工作的第一线去。
(3)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写作
工作通讯中,特别是报道有关政策或者工作的重点时,要力求找到它们与老百姓利益的结合点。因此从群众角度、从生活角度来反观、报道有关的工作,一直是改进下作通讯写作的一个诀窍。
(4)虚实结合
既要注意使用通俗、具体、形象的语言,又可以有一定的评论色彩。虚实结合,是工作通讯写作在语言运用上的两方面要求如下:
①实:语言要通俗、具体、生动、形象
工作通讯由于报道的经常是非事件性新闻,语言容易公文化、空泛而笼统,又由于涉及行业的具体下作也容易落入专业化。因此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更要讲究语言的运用,最主要的是要学会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②虚:工作通讯中要有议论
尤其是结论、观点非常鲜明的工作通讯,在某种意义上是带有述评性质的。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要学会和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要学会和善于运用“直接引语”议论。
5. 简述结构通讯的原则。
【答案】构思通讯的过程,是指结构通讯的过程。在结构通讯的过程中,即从抓主题思想入手的结构过程中,既要尊重新闻事实本身的条理性和内在联系,又要尊重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在结构通讯的过程中,以下原则行之有效:
(1)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
新闻通讯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在安排结构时,首先要研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类型,以清晰表现事实为目的,而不是要事实去服从体裁、结构的需要。如果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可考虑用纵式顺叙的结构; 如果是现场材料,可考虑写成新闻特写。
(2)表现主题为本的原则
主题是构思通讯的第一关,也是结构安排的“灵魂”。它是通讯“内在结构”的主线。提炼主题,用事实材料来表现主题,是记者最能发挥创造力的地方。在构思通讯结构时,要围绕主题来理顺全部事实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排列,将通讯的“意义性”结构表现得十分集中和鲜明,不可因硬模仿形式上的体裁、结构而打乱内在结构,即“意义结构”的逻辑脉络,使通讯的外部结构形式成为脱离主题的、没有生命的文字堆砌。
(3)简洁清晰原则
所写的每一篇通讯必须对人对事的各种复杂联系进行切割,只挑选出表现主题最有力的材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