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假种皮。
【答案】假种皮是指由珠柄或胎座等发育而成的,包在种皮之外的结构。如荔枝、龙眼果实内肥厚可食的部分。
2. 常染色体。
【答案】常染色体是指在生物体细胞中,除了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性染色体外,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成对存在的染色体。
3. 结构基因组学。
【答案】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各种遗传元件的组成物质的序列特征、基因定位、基因组作图等。
4. 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
5. 种群。
【答案】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6. 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
从广义上讲,光合作用是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
7. 物质循环。 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答案】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不断的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其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8.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答案】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在特定的DNA 位点切断DNA 的酶。
二、简答题
9.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什么特点?
【答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如下特点:
(1)膜是流动的,生物膜不是由固定不动的分子组成的静态的结构。膜基本上是由磷脂的疏水的脂肪酸链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的,而疏水相互作用比共价键要弱得多。大多数脂质和一部分蛋白质可以在膜中侧向移动,即在膜的平面内移动。
(2)膜是镶嵌的,蛋白质不是伸展的片层,而是以折叠的球形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与膜脂的结合程度取决于膜蛋白中氨基酸的性质。
(3)膜上的糖类为细胞间识别所必需,质膜表面的糖一部分以共价键与膜蛋白相结合成为糖蛋白,少部分与膜脂相结合成为糖脂,细胞识别的关键在于识别细胞表面的糖分子。
10.简述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主要三道防线。
【答案】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
(1)体表的屏障: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而且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2)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这种反应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①局灶性炎症反应:当皮肤破损后往往引起局灶性炎症反应。它有4种症状: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皮肤破损可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受损伤的部位。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和中性白细胞一样,吞噬细菌,然后由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它们消化。
②补体系统:简称为补体,是指在人体血液中有一个复杂的具有酶活性的血浆蛋白系统,大约含20种蛋白质。补体被激活后,通过3种方式发挥作用:补体蛋白质聚合形成孔道复合体,嵌入病原体的细胞膜,使病原体死亡;直接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增加细菌被吞噬的概率;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促进炎症反应。
③干扰素: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产生干扰素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干扰素通过刺激自身和周围的细胞产生另一种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质,从而抵抗感染。
(3)人体对付病原体侵袭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1.血友病是伴性遗传病,基因型号为基因携带者况如何?
【答案】根据题意: 主要是男性患病(基因型为,今有一女是血友病婚配,其后代遗传情但表现型正常即未患血友病。如果她与一个正常男子
这对配偶所生的女儿都表型正常,儿子有一半正常,一半患血友病。
12.何谓分娩,分娩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分娩是成熟胎儿从子宫经阴道排出体外的过程。分3个时期:子宫颈扩张,娩出胎儿,娩出胎盘。整个过程是通过胎儿和母体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子宫肌收缩而完成的。
13.简述细胞核的功能和意义。
【答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的调节中心。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 分子,而DNA 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细胞核是遗传物复制的场所。细胞核中包含着携带细胞全部基因组的染色体。绝大多数遗传信息贮存在细胞核中,RNA 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它成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4.什么是肾门脉系统?其结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答案】两个毛细血管网、不同的作用。
(1)第一个毛细血管网,形成肾小球,滤过作用:滤出液(原尿);
(2)第二个毛细血管网:包围肾小管,参与重吸收、分泌与排泄作用。
三、论述题
15.论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类型与功能,并举例说明怎样利用之。
【答案】(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很多,依据信息的传递方式,一般可划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三种类型。
生态系统中的声、光、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信息传递。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等代谢产物是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是指动物的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的行为特征。
(2)信息传递的功能
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a.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份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份效率和结实率。
b.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生物防治中有些是利用信息传递作用。例如,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来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或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