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异配生殖。

【答案】异配生殖是指形状、结构相似,大小和行为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过程。

2. 星体。

【答案】星体是指中心体的外围有成辐射状排列的微管,形成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星丝,星丝和中心体合称星体。

3. 人为因素。

【答案】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4. 代谢。

【答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所有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5. 营养级。

【答案】营养级是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种的总和。

6. 着丝粒。

【答案】着丝粒是指染色单体上一段特殊的DNA 序列。

7. 维管组织。

【答案】维管组织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细小管道所组成的执行运输功能的网络。分布在植物全身。

8. 基因组。

【答案】基因组是指单倍体细胞中所包含的整套染色体。

二、简答题

9.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等植物的生活史。

【答案】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1)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发达,孢子体退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苔藓植物受精必须借助于水。

(2)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大类群。

蕨类植物也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发达,并且有根、茎、叶的分化,内部有维管系统,配子体虽然不如孢子体发达,但也能独立生活。

蕨类植物具有胚,但不产生种子,而以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受精仍离不开水。

(3)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配子体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种子植物在蕨类植物的基础上摆脱了有性过程中对水的依赖。

10.简述DNA 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答案】DNA 的的结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由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分子组成。碱基有腺嘌呤(A )、鸟嘌呤(G )、胸腺嘧啶(T )和胞嘧啶(C )4种。脱氧核糖的第一位碳原子与碱基结合,以糖苷键连接起来称为核苷,各种核苷中,糖基的C1通过碱基的N 原子连接到碱基上;核

苷中脱氧核糖羟基与磷酸以磷酸酯键连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成为脱氧核苷酸。四种核苷酸

DNA 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核苷酸,

分子是由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互以碱基配对相连而成的螺旋状双链分子。

11.种群的空间格局中有哪些分布类型,最常用的检验指标是什么?请说明。

【答案】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分布型。它分为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三种类型(如图所示)。

种群分布格局最简易的判断方法,通过公式

其中:——调查时样方数

——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

——样方中的个体总数

——方差(分散度)

检验内分布型的指标是方差/平均数的比率,即

(1)

(2)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计算

(3)成群分布。

12.什么是激素?含氮激素与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答案】(1)激素

激素是指由内分泌系统的特定的器官或细胞在特定的刺激(神经的或体液的)作用下分泌到体液中的某种特异性物质。

(2)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一一第二信使学说 第二信使学说由于1965年提出。

神经递质或含氮激素是“第一信使”,把某种信息由分泌细胞带到靶细胞。

含氮激素先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引起受体结构上的变化,激活了与受体偶连的G 蛋白,G 蛋白再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

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后催化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

除之外,环-磷酸鸟苷作为第二信使,进一步促进蛋白激酶的活化,影响细胞内许多重要酶的功能活性,引起细胞各种生物效应。

和钙的二价正离子也可作为第二信使。

(3)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一一基因表达学说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小分子脂溶性物质,能扩散进入细胞。

激素进入靶细胞后,与胞浆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激素-受体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如适宜的温度)穿过核膜进入核内,形成核内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迅速地与染色质的DNA 分子结合,促进DNA 转录生成

扩散出核膜,进入细胞质翻译合成相应蛋白质,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有些激素(雌

激素、孕激素、雄激素)进入细胞后,可直接穿过核膜,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13.简述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答案】癌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如下:

(1)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具有无限增殖能力。

(2)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在于转移性和分化程度不同。

(3)失去接触抑制。识别改变的原因:表达水解酶类;异常表达膜受体。

(4)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改变。重表达胚胎细胞蛋白、端粒酶活性升高。

(5)mRNA 转录谱系的改变——使基因表达和调控方向发生改变。

(6)染色体非整倍性。

(7)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①无限増殖的潜能。②在体外培养时贴壁性下降。③失去接触抑制。④培养时对血清依赖性降低。⑤当将恶性转化细胞注入易感动物体内,往往会形成肿瘤。其中,不死性、迁移性和失去接触抑制,是癌细胞的三个最显著特征。

14.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主要区别在哪里?了解幼苗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案】(1)区别: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主要区别在上下胚轴的生长速度不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