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生组织。

【答案】分生组织是指未特化、能分裂的细胞群,这些细胞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使植物生长。包括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 酶。

【答案】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化学本质多是蛋白质。有的酶蛋白只有一条肽链;有的酶蛋白有多个亚基组成,称多亚基的酶。有些酶在催化反应时不需要其他的辅助因子,有些则需要。作为酶活性辅因子的有机小分子称为辅酶。

3.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化学渗透假说是1961年英国生物化学家Mitchell 提出的解释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驱动了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ATP 。这一学说具有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子传递、质子动势的建立、ADP 磷酸化的关系。

4. 消化。

【答案】消化是指把摄入的食物经过机械作用粉碎和化学作用分解,最后成为简单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5. 顺式作用元件

【答案】顺式作用元件是指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DNA 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它们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调控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和转录效率。

6. 氧化磷酸化。

【答案】氧化磷酸化是指通过酶促磷酸化作用,将呼吸链上释放的能量与腺苷二磷酸ADP 以及无机磷酸偶联形成腺苷三磷酸A TP 的过程。是需氧生物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7. 原初电子供体。

【答案】原初电子供体即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向原初电子受体供给电子的。

8. 共质体。

【答案】共质体是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将原生质连接成的整体。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答案】病人缺乏胰岛素而导致的疾病。

原因: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只产生少量胰岛素或不产生胰岛素。 治疗:注射胰岛素;见效快,但须长期使用,故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0.请用植物为例,阐述生物适应的涵义。

【答案】适应是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是指一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以旱生植物为例,干旱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和光线强:

旱生植物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叶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旱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这是它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适应性。旱生植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11.什么是逻辑斯蒂曲线?举例说明其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答案】逻辑斯蒂曲线是比利时学者

限环境下,受环境制约且与密度相关的增长方式。

在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的增长,制约因素的作用也增大,故种群增长与种群密度有关。环境容纳量(或负载能力)K 是指种群增长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种群增长曲线呈

下降。

渔业、牧业生产中适时捕捞老年个体,可提高种群的生育力,保持种群数量稳定持续地増长

12.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结构各自有哪些特点?虫媒花与传粉者之间如何协同进化?

【答案】(1)风媒花一般较小,颜色不鲜艳;没有蜜腺,没有花香。花粉小而轻、干燥,易于飞扬。虫媒花大多色彩鲜艳,香味浓郁,有蜜腺;花粉相对少一点,黏度小。

(2)关系密切的生物,如虫媒花与传粉的动物,一方成为另一方的选择力量,因而在进化上发展了互相适应的特性。植物的花和采粉昆虫协同进化、互相选择的结果,使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昆虫采粉,而不同的昆虫也以不同的植物为采粉对象。显然,采粉的“专门化”防止了遍身花粉的昆虫飞到其他植物的花中,白白浪费花粉。

13.机械组织有什么共同特征?如何区别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

【答案】(1)机械组织: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称为机械组织,主要有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两大类。一般机械组织有细胞壁加厚的共同特征。

(2)区别:厚角组织细胞壁不均匀增厚,增厚的部分多在细胞的角隅处,不木质化,是活细

年创立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是指种群在有型

,种群增长;种群稳定;种群

胞;而厚壁组织是指细胞具有均匀増厚的次生壁,并且常常木质化,是死细胞。常常可通过看细胞壁的特点和细胞的死活来区别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

14.简述真核生物RNA 转录后发生的主要加工过程。

【答案】转录产生初级转录物为RNA 前体,包括基因的全部DNA 序列(外显子和内含子),是不均一核RNA (hnRNA )。它们必须经过复杂的加工过程变为成熟的RNA ,才能表现其生物活性。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II 合成的RNA 前体称hnRNA ,需经过5' 加帽、3' 加polyA 尾、甲基化、剪接和编辑等加工程序,最后才成为成熟的mRNA 。剪切下来的序列称为内含子,内含子是不编码氨基酸的间隔序列。在其3' 端加“尾”,在5' 端加“帽”可保护新合成的RNA 链免受细胞中酶的攻击,并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调控,为核糖体识别mRNA 提供信号,但“帽”和“尾”不被翻译。

三、论述题

15.什么是还原论?它的产生有何意义?什么是整体论?试述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关系。

【答案】(1)还原论的基本观点是生命运动的规律可以还原为物理和化学的规律。生物的一切属性都可以用分子和分子相互作用的规律来说明。

(2)还原论的产生影响重大。许多物理、化学家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生物科学的大发展;还原论的观点对分子生物学家影响特别深远。

(3

)整体论

释生物整体属性。

(4)两者既是对立、又是相辅相成的。

还原论揭示系统的组成单元的规律并追究最基本组成单元的最基本的规律,是探索关系的源头的努力。整体论揭示系统组成单元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一方面,生命是复杂的综合过程,只有阐明了生命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规律,才能揭示生命怎样发生的,以及生命的本质。由此可知,还原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

另一方面,生命系统的整体属性既和它的组成部分的性质有关,也和这些组分在生物系统中的特定地位和相互关系,即与生物体的有序结构密切有关。这就需要把生物当作一个整体,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它。

16.动物细胞有哪几种膜围绕形成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什么?说明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1)生物膜结构体系的含义: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和核膜都是动物细胞有膜围绕形成的细胞器,统称为生物膜结构体系。

(2)主要功能:

膜结构体系的基本作用是为细胞提供保护。质膜将整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保护起来,并进行选择性的物质交换;核膜将遗传物质保护起来,使细胞核的活动更加有效;线粒体的膜将细胞的能量发生同其它的生化反应隔离开来,更好地进行能量转换。

认为生物体是一个整体,它的各组成部分(分子、细胞等)的规律,加起来不等于整体规律。局部的规律(分子层次)只有在整体的调节下才有意义,局部规律不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