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关于纳税申报管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A. 扣缴人不得采取邮寄申报的方式

B. 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 不必办理纳税申报

C. 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D. 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实际情况及其所纳税种确定的纳税申报期限不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C

【解析】A 项, 扣缴人可以采取邮寄申报。B 项, 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 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 在减税、免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D 项, 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实际情况及其所纳税种确认的纳税申报期限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2. 当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无偿转让财产, 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税款时, 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行使( )。

A. 抵押权

B. 留置权

C. 代位权

D. 撤销权

【答案】D

【解析】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 税务机关按规定行使代位权。税务机关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形包括:①放弃到期债权, 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②无偿转让财产, 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③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

3 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负担能力相等, 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 税负不同, .

这是( ).

A. 税收法定原则

B. 实质课税原则

C. 税收公平原则

D. 法律优位原则

【答案】C

【解析】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A 项,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 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

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B 项, 实质课税原则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 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D 项, 法律优位原则的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4. 纳税人有( )情形的, 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并依法缴清税款。

A. 合并、分立

B. 变更经营范围

C. 变更法人代表

D. 变更财务人员

【答案】A

【解析】关于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缴纳税款的情况:①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 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并依法缴清税款:②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 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③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 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BCD 三项, 变更行为发生时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 但并不需缴清税款。

5. 在税负转嫁的形式中被称为“资本还原”的是( )。

A. 税收资本化

B. 后转

C. 前转

D. 消转

【答案】A

【解析】税收资本化在税负转嫁的形式中被称为“资本还原”, 即生产要素购买者以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式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要素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 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

6.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自领取( )之日起( )日内, 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A. 税务登记证, 15日

B. 税务登记证, 30曰

C. 营业执照, 15日

D. 营业执照, 30日

【答案】D

【解析】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间为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7.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 应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是( )。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答案】B

【解析】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

8. 按照课税主体来划分, 可以把遗产税分为( )。

A. 总遗产税制和分遗产税制

B. 分遗产税制和混合遗产税制

C. 总遗产税制和混合遗产税制

D. 总遗产税制、分遗产税制和混合遗产税制

【答案】D

【解析】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遗产税制度, 按照课税主体来划分, 大体可分为总遗产税制、分遗产税制和混合遗产税制。

9.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 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 从滞纳税款之日起, 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滞纳金, 滞纳金的比例是( )。

A.2%

B.5%

C.0.2%

D.0.05%

【答案】D

【解析】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逾期未缴纳或未解缴税款的行为。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 从滞纳之日起, 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10.在市场对经济的资源配置有效的情况下, 从效率出发, 税收的目标是( )。

A. 保持税收中性

B. 强化税收杠杆作用

C. 税收收入最大化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在市场起调节性作用的经济中, 追求效率应该保持税收的中性。

二、判断题